[实用新型]一种固体真空带式干燥机的预抽真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56564.0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7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谈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敏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4 | 分类号: | F26B5/04;F26B25/00;F04B3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赵孟琴;缪利明 |
地址: | 2014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真空 干燥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固体真空带式干燥机的预抽真空系统,包括真空带式干燥机、一级进料罐、二级进料罐、一级下料罐、二级下料罐、冷凝器和真空系统,所述二级进料罐设置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上端,二级进料罐的上方与一级进料罐连接,所述一级下料罐设置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下方,一级下料罐的下方与二级下料罐连接;所述真空系统包括主机真空泵和真空缓冲罐,所述真空缓冲罐分别与主机真空泵、二级进料罐和一级下料罐连接,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冷凝器、真空缓冲罐和主机真空泵依次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其有益效果是:既能时刻满足进出料预抽,又能满足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干燥真空的要求,运行成本低,故障率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固体真空带式干燥机的预抽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固体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进料及出料单元需要实现进出料的连续性,运行过程存在常压与负压工况的相互转换环节,即常压状态下的进料及放料,以上工作完成后,需要再次将料罐预抽成真空并与主系统进行真空度平衡,方可与主机导通运行。
目前常规配备方案是给进出料系统各配置一套单独的预抽真空泵,干燥机配备主机真空泵。先预抽后与干燥机平衡导通,操作频率每小时2~3次,其它时间真空泵处于闲置状态。而且干燥机的真空系统,固体与液体一样一般都会配备三级罗茨-液环真空机组,抽气量较大且富余,且正常干燥过程中考虑到能耗及溶媒回收,干燥机的真空度往往不需要达到极限负压,一般通过变频或渗气的方式会降低真空度。这样主机真空泵的抽吸能力未100%利用,再加之单独配备的进出料预抽泵,总体运行及投资成本经济性较差。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0399893U公开的一种真空粉体连续干燥机,就采用该方式。其缓冲仓和出料仓的真空预抽,其最终真空度不及螺旋干燥机的出气口的真空系统提供的真空度,导致缓冲仓和螺旋干燥机之间的平衡形成气压差,以及导致出料仓与螺旋干燥机之间的平衡形成气压差,平衡间会有气流反吹至螺旋干燥机内,造成螺旋干燥机内的粉体物料扬尘,物料粉尘粘附在螺旋干燥机内部的电仪原件上,严重影响其灵敏度,带来自控动作的故障,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运行平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真空带式干燥机的预抽真空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固体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干燥机内粉体物料扬尘的问题以及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体真空带式干燥机的预抽真空系统,包括真空带式干燥机、一级进料罐、二级进料罐、一级下料罐、二级下料罐、冷凝器和真空系统,所述二级进料罐设置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上端,用于进料,二级进料罐的上方与一级进料罐连接,所述一级下料罐设置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下方,一级下料罐的下方与二级下料罐连接,用于出料;
所述真空系统包括主机真空泵和真空缓冲罐,所述真空缓冲罐与主机真空泵连接,所述真空缓冲罐与二级进料罐连接,用于对二级进料罐预进行抽真空;所述真空缓冲罐与一级下料罐连接,用于对一级下料罐预抽真空;
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冷凝器、真空缓冲罐和主机真空泵依次连接,真空缓冲罐和主机真空泵用于给真空带式干燥机抽真空,使得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套筒内形成所需要的真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二级进料罐的上方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分别与第一真空管和第一气压平衡管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过滤器,防止物料中的粉尘被抽走;第一过滤器的顶部设有第三阀门,用于放空二级进料罐至常压;所述第一真空管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一气压平衡管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二级进料罐通过第三管道和第一真空管与真空缓冲罐连接,用于预抽真空;所述二级进料罐通过第三管道和第一气压平衡管与真空带式干燥机连接,用于平衡二级进料罐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气压,便于进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敏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敏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6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