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环保工程施工用水体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56971.1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1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力;温繁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墨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7/00;C02F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翁亚娜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民和路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环保 工程施工 水体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环保工程施工用水体修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弧形卡扣,两个所述弧形卡扣的下表面活动卡接有充气浮圈,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封闭防水腔,所述封闭防水腔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潜水排污泵,所述潜水排污泵与进气管贯通连接,所述封闭防水腔的下方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有益效果为:通过曝气管和叶轮的设置,使得在曝气充氧的同时能够推动整个装置进行转动,促进水体流动,使得水下微生物能够较大程度的吸收氧气,达到推动生态环境进行自我修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修复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环保工程施工用水体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水体修复是指对水体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水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水体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水环境逐步恢复或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目前常采用的水体修复方式一般为设置人工净化浮岛和投放化学试剂的方法,前者修复方式消耗时间太长,后者则对水生生物的危害较大,两者都是人为干预较强,不能利用生态环境进行自我修复,无法从根本上达到修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环保工程施工用水体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弧形卡扣,两个所述弧形卡扣的下表面活动卡接有充气浮圈,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封闭防水腔,所述封闭防水腔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潜水排污泵,所述潜水排污泵与进气管贯通连接,所述封闭防水腔的下方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混合腔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曝气管和一个进水管,所述曝气管与混合腔贯通并延伸至箱体外部,且曝气管底端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进水管与混合腔连通并贯穿箱体底部,且进水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泡板,气泡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小孔。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线,且电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潜水排污泵上。
优选的,所述弧形卡扣上开设有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和太阳能电池板均为两边向下倾斜结构。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的结构为L形,且底端向下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驱动,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2.通过气泡板和混合腔的设置,使得空气与被修复的水体能够充分混合,达到曝气充氧的效果;
3.通过曝气管和叶轮的设置,使得在曝气充氧的同时能够推动整个装置进行转动,促进水体流动,使得水下微生物能够较大程度的吸收氧气,从而对污染的水体进行生物修复,达到了推动生态环境进行自我修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图;
图2为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充气浮圈2、弧形卡扣3、排水口301、进气管4、太阳能电池板5、电线6、潜水排污泵7、封闭防水腔8、混合腔9、活性炭过滤网10、曝气管11、叶轮12、进水管13、滤网14、气泡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墨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墨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6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
- 下一篇:一种洗发水瓶专用过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