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房屋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58180.2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9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傅定;章秀波;郑奇;魏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广盛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房屋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震房屋,包括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下端设置有埋设于地面的抗震支架,所述抗震支架包括抗震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抗震底板上端的连接板,所述房屋本体包括钢筋骨架以及浇筑于所述钢筋骨架内外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筋骨架下端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板插接的连接槽。本申请具有不占用地面空间,抗震效果好,更加安全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房屋。
背景技术
目前,房屋防震减灾是世界一个难题,现有震区如发生地震,因为震波强,速度快,容不得人们在思考或等待救援,一旦出现险情,就容易出现伤亡事故。尤其是一些机关学校,宿舍、教室等,人群集中的地方有险情就更难疏导散开,造成伤亡就更大,在目前整个世界尚未发现有效的房屋防震减灾办法或装置的报道,防震缝是广泛应用于地震区的防震手段。
防震缝是指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而目前现实状况是即便设置了抗震缝的建筑,在地震到来两侧建筑物容易发生碰撞,地震过后影响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不易修复,为此,提出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0127553U《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包括箱体,横杆的顶部与箱体的内侧壁相连接,第二管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的一端插入于第一管体的内部,第二固定块的顶部铰接有第三支杆,第二固定块的底部铰接有第四支杆,通过钢板将受到力挤压给第一管体,通过第二管体、导轨和滑槽的配合时支板向墙体一侧滑动,通过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使挡板向凹槽内移动,使第三固定块固定住挡块,通过第一弹簧给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反作用力,再通过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使支撑板带动钢板复位。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中的防碰撞装置对房屋进行保护,需要将防碰撞装置布置于墙体的周侧,使得房屋的占地面积增加,并不是很适用于现代房屋建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供一种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抗震的房屋,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震房屋。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震房屋,包括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下端设置有埋设于地面的抗震支架,所述抗震支架包括抗震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抗震底板上端的连接板,所述房屋本体包括钢筋骨架以及浇筑于所述钢筋骨架内外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筋骨架下端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板插接的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抗震房屋在建设时,先将抗震底板水平埋设于地面内,使得抗震底板上端的连接板竖直向上,然后将房屋本体的墙壁安装于连接板上,使得连接板过盈插接于钢筋骨架下端的连接槽内,使得墙体固定后再进行安装房屋的其他部分,该方案通过抗震底板以及抗震底板上端的连接板使得房屋同抗震底板构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房屋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房屋的抗震效果,同时在不占有地面空间的情况下进行抗震。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侧端穿设有定位钉,所述定位钉穿入所述连接槽并穿过所述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层侧端设置定位钉,使得定位钉穿入墙体内,将钢筋骨架同连接板固定,从而令房屋本体和减震支架可以更加牢固的固定在一起,使得当地震来临时,房屋本体因地震倾倒损坏的几率降低,从而提高房屋本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抗震底板下侧设置有防震底板,所述防震底板和所述抗震底板之间均匀设置有多根缓冲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广盛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广盛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8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隐藏位可脱卸行李箱
- 下一篇:一种镜柜镜门框以及浴室镜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