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薇甘菊防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58732.X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4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育微;罗少兰;冼彩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保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1/04 | 分类号: | A01M21/04;A01M7/00;B05B1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菊 防治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薇甘菊防治装置,涉及杂草防治的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升降板设置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转轴外侧键连接有圆锯片;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外连通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远离药液箱的一端连通有喷头,所述输料管处安装有将药液箱内的液体抽取至喷头的水泵,所述喷头的位置与圆锯片的位置对应。本申请能较为快速的对薇甘菊进行清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杂草防治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薇甘菊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薇甘菊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2008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中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防治,但防治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现有技术中,薇甘菊的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持续清除的方法进行。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人工进行防治效率较为低下,而且劳动强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快速的对薇甘菊进行清除,本申请提供一种薇甘菊防治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薇甘菊防治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薇甘菊防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升降板设置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转轴外侧键连接有圆锯片;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外连通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远离药液箱的一端连通有喷头,所述输料管处安装有将药液箱内的液体抽取至喷头的水泵,所述喷头的位置与圆锯片的位置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圆锯片转动,使得圆锯片可以对薇甘菊进行切割,从而对薇甘菊进行清除;药液箱内储存有药液,启动水泵,水泵能将药液箱内的药液通过输料管输送至喷头处,使得喷头能将药液喷洒在薇甘菊上,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薇甘菊进行清除,提高清除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底座顶部的竖直板、水平设置于竖直板顶部的水平板、竖直转动于水平板和底座之间的丝杆、竖直设置于水平板和底座之间的导向杆以及设置于水平板顶部并且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升降板位于底座与水平板之间,所述丝杆螺纹穿设于升降板,所述导向杆滑动穿设于升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升降板进行升降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在导向杆的作用下,升降板能沿着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的第二伺服电机、固定于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轴、键连接于主动轴外侧的第一锥齿轮以及键连接于转轴外侧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位于升降板靠近丝杆和导向杆的位置,所述转轴顶部伸出升降板顶部,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升降板上方,且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驱动主动轴和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圆锯片转动。
优选的,所述药液箱上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药液箱顶部的搅拌电机、转动连接于药液箱内的搅拌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端部贯穿药液箱顶部并与搅拌电机输出端固定,所述搅拌叶位于药液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输出端驱动搅拌轴和搅拌叶转动,使得搅拌叶能对药液箱内的药液进行搅拌,从而提高药液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保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保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8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压机用油气分离端盖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土壤生物修复的缓释补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