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杯状顶盘人工钛听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59779.8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1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民;杨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A61F2/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吴志龙;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状顶盘 人工 听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状顶盘人工钛听骨:包括凹面顶盘、镫骨端结构,所述凹面顶盘的底面与镫骨端结构的顶面相连接,凹面顶盘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贯穿侧壁的侧壁孔A,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匹配多种部位的不规则形状的软骨,软骨或硬骨粒与凹面顶盘嵌合,连接接触更为稳定,作为听骨连接器,可有效利用自体残余听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状顶盘人工钛听骨。
背景技术
现临床使用的鈦听骨的鼓膜接触端为圆形平面,鼓膜移植物常用带软骨片的耳屏软骨膜,其中软骨片作为缓冲支架以减少术后穿出,为使人工听骨对位准确,软骨片面积需超过鈦听骨端面积,否则不能稳定连接,起不到缓冲作用,而软骨片面积过大会阻碍鼓膜振动,使其传音效率下降,对术后听力改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且可选移植组织受限,术后常并发耳屏变形影响患者外观容貌,且现临床使用鈦听骨鼓室成形常把残存的自体砧骨或锤骨头弃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杯状顶盘人工钛听骨,解决软骨片面积过大阻碍鼓膜振动,使其传音效率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杯状顶盘人工钛听骨,其特征在于:包括凹面顶盘、镫骨端结构,所述凹面顶盘的底面与镫骨端结构的顶面相连接。
进一步的,凹面顶盘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贯穿其侧壁的侧壁孔A。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面顶盘呈杯状或盏状或碗状或盘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面顶盘与镫骨端结构之间通过连接柱相互连接,连接柱的一端与凹面顶盘的底面中部固连,连接柱的另一端与镫骨端结构的顶面中部的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面顶盘呈正置的杯状或盏状或碗状或盘状或多瓣状凹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面顶盘的底面与镫骨端结构的顶面直接固连,凹面顶盘的底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孔,圆孔贯穿凹面顶盘的底面和镫骨端结构的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镫骨端结构呈倒置的杯状或多瓣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镫骨端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贯穿其侧壁的侧壁孔B。
进一步的,所述的镫骨端结构呈锤头型,平面在下,球面在上,球面中部与连接柱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镫骨端结构的镫骨底板接触面设置为平面或浅凹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匹配多种部位的不规则形状的软骨,软骨或硬骨粒与凹面顶盘嵌合,连接接触更为稳定,作为听骨连接器,可有效利用自体残余听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示意图1;
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示意图1;
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示意图2;
图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示意图3;
图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示意图2。
图中:1-凹面顶盘;2-镫骨端结构;3-连接柱;4-侧壁孔A;5-侧壁孔B;6-圆孔;7-镫骨端的多瓣状结构;8-镫骨端瓣状结构间缺口;9-凹面顶盘瓣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所示,实施例1:一种杯状顶盘人工钛听骨:为‘部分听骨膺覆物’,包括凹面顶盘、镫骨端结构,所述凹面顶盘的底面与镫骨端结构的顶面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未经黄建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9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同轴扬声器
- 下一篇:一种平移式混凝土预制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