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支吊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1068.4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6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民举;冯中灿;路晓栋;陈书杰;杨景阳;马勇超;张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森鼎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2 | 分类号: | F16L55/02;F16L55/035 |
代理公司: | 郑州慧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0 | 代理人: | 董晓慧 |
地址: | 461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吊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支吊架,包括托臂、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液压减震座和用于对安装件进行减震支撑的缓震组件,托臂上端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方连接有支撑组件,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所在托臂上端固定有液压减震座,液压减震座上方设有用于对安装件进行固定的夹持块;通过在安装件下方设置减震座,减震座通过液压方式进行有效的支撑吸震,从而使支吊架在发生晃动时不会对减震座上的安装件造成明显的影响,进而提高支吊架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震支吊架。
背景技术
现有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管道铺设,用于输送自来水、消防水和天然气等。若这些管道直接固定在墙体上,在发生地震时,往往容易发生坠落,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用于管道固定的支架需要有较好的抗震性;其中抗震支吊架是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系统,针对的是遭遇到突发性的地震时能将管道及设备产生的地震作用传到结构体上的一种抗震支撑措施。
现有的抗震支吊架其结构本身具有良好的支撑性能,但用于与管道等安装件进行连接的部位往往只是通过固定栓进行固定,当支吊架发生大幅度抖动时,很容易带动管道等安装件进行同步抖动,这些管道在抖动中容易出现弯曲变形,进而给人员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支吊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支吊架,包括托臂、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液压减震座和用于对安装件进行减震支撑的缓震组件,托臂上端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方连接有用于对托臂进行悬吊的支撑组件,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所在托臂上端固定有液压减震座,液压减震座上方设有用于对安装件进行固定的夹持块;
所述缓震组件包括开设在液压减震座内的第一液压腔,第一液压腔一侧所在液压减震座内还开设有第二液压腔,第一液压腔内穿设有与液压减震座侧壁滑动连接的连接轴,连接轴所在液压减震座外一端通过套设在夹持块外的支撑环与夹持块连接固定,连接轴所在第一液压腔内连接有与第一液压腔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端面所在连接轴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在连接轴进行抬升和下降时进行液压回流减震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同设置在第二液压腔内的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端的螺杆,螺杆通过接头螺母与第一安装座上端面连接固定,螺杆杆身上套设有主支臂,主支臂一侧所在第二安装座上端安装有侧支臂,侧支臂一端通过衔接件与第二安装座连接处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支臂和侧支臂均为C型钢制成,且主支臂与侧支臂端面一侧均开设有条形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液压减震座与夹持块之间设有用于对夹持块进行弹性支撑的多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金属弹簧,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别设置在金属弹簧两端并与夹持块和液压减震座端面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液压减震座内所在第一液压腔下方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与固定槽内壁滑动连接的活动块,活动块上端面与穿设在固定槽内的连接轴连接固定,且连接轴两侧所在固定槽内设置有用于对活动块进行弹性复位的第二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设置在活动块与固定槽内壁顶端之间的金属弹簧,金属弹簧安装在连接轴两侧且其上下端通过紧固件与活动块和固定槽端面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件下方设置减震座,减震座通过液压方式进行有效的支撑吸震,从而使支吊架在发生晃动时不会对减震座上的安装件造成明显的影响,进而提高支吊架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森鼎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森鼎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1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