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平折弯箍筋弯焊机用送料助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3727.8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4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陈涛;李智能;田达菲;唐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B21F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折弯 箍筋弯焊机用送料 助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折弯箍筋弯焊机用送料助力结构,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两个相对设置的牵引轮;两牵引轮包括主动牵引轮和从动牵引轮,所述机架下方安装有助力驱动电机,所述助力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主动牵引轮连接;待牵引的钢筋在主动牵引轮作用下,从主动牵引轮与从动牵引轮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非常省力的将初次进料的钢筋送入调直机构中,操作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进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折弯箍筋弯焊机用送料助力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是不可缺少的构架材料,钢筋的加工与成型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乃至工程的质量。一般地,钢筋在钢铁厂成型后,为了方便运输,大多数的钢筋都会卷成圆形并捆在一起,再送往施工工地;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使用钢筋调直机来调直钢筋,然后再通过箍筋机进行箍筋,最后通过人工绑扎箍筋。
目前,现有的钢筋调直机调直部件,功能单一,例如公开号为CN2092561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控钢筋笼滚焊机的调直总成,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面连接有调直轮架,所述调直轮架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料导向筒和出料导向筒,所述调直轮架顶面分别安装有多个上调直轮和下调直轮,多个所述上调直轮和下调直轮间留有钢筋通过的间隙,所述调直轮架上在上调直轮处开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里安装有与所述上调直轮顶面接触的减震弹簧。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问题:当整捆钢筋的出线端初次进料时,该调直轮架上没有动力机构,需要工人花费较大力气将钢筋送到钢筋调直的驱动轮处,导致非常的费力而且麻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省力的将钢筋送入调直机构的水平折弯箍筋弯焊机用送料助力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平折弯箍筋弯焊机用送料助力结构,能够非常省力的将初次进料的钢筋送入调直机构中,操作非常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平折弯箍筋弯焊机用送料助力结构,包括机架以及两个在机架上相对设置的牵引轮;两牵引轮包括主动牵引轮和从动牵引轮,所述机架下方安装有助力驱动电机,所述助力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主动牵引轮连接;待牵引的钢筋在主动牵引轮作用下,从主动牵引轮与从动牵引轮之间通过。
本实用新型中,当整捆钢筋的出线端初次进料时,工作人员仅需要将钢筋端部穿至主动牵引轮与从动牵引轮之间,然后打开助力驱动电机,助力驱动电机带动主动牵引轮转动,主动牵引轮利用摩擦力带动钢筋输送,钢筋带动从动牵引轮转动,从而将待调直的钢筋进行输送至下一道的调直工序中去。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钢筋调直工序前设置一助力结构,再也不需要工人花费较大力气将钢筋送到钢筋调直的驱动轮处,能够非常省力的将钢筋输送到调直工序中去,非常方便,而且也提高了弯焊机的自动化。
作为优化,所述机架上在对应主动牵引轮和从动牵引轮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在对应从动牵引轮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滑动配合有供从动牵引轮转动安装的滑块,以使从动牵引轮能远离或靠近主动牵引轮方向运动;所述滑块两侧的上下部分别向外突起形成一挂接部,所述滑块通过挂接部挂在支撑底板开口一侧并能沿其滑动;所述滑块远离主动牵引轮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滑块向主动牵引轮方向滑动的推进气缸。
这样,通过在支撑底板上开设的开口,滑块两侧具有挂接部,这样滑块在支撑底板上滑动更加平稳,而且滑块高度方向的大部分位于支撑底板内,这样更便于提高牵引轮牵对钢筋牵引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从动牵引轮与支撑底板滑动配合,可以用来调节从动牵引轮与主动牵引轮的间距,从而来满足不同直径的钢筋进料时的需求,适用范围更广。
作为优化,所述主动牵引轮与从动牵引轮的轮面均向内凹设有凹槽,以形成供钢筋通过的进料通道并对钢筋进行限位。
这样,通过主动牵引轮与从动牵引轮的轮面均向内凹设有凹槽,钢筋通过主动牵引轮与从动牵引轮之间时,凹槽能够对通过进料通道的钢筋提供支撑和限位作用,钢筋进料过程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3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岩棉板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