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籽脱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3963.X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4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伟;刘建成;张崇宁;刘东昊;唐军伟;慧渊;宋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阳啃山牛收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陈仕超 |
地址: | 74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麻 脱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籽脱壳机,本实用新型中,脱壳机构位于脱壳腔内,脱壳机构包括主齿盘和副齿盘,主齿盘和副齿盘同轴心相对设置,且主齿盘和副齿盘之间形成脱壳间隙;主齿盘接近副齿盘的端面上具有凸起的主齿纹;副齿盘接近主齿盘的端面上具有凸起的副齿纹,驱动器驱动主齿盘与副齿盘相向转动,麻籽从投料斗进入脱壳腔内后进入主齿盘和副齿盘之间形成的脱壳间隙中,在主齿盘与副齿盘相向转动过程中,在主齿纹与副齿纹的作用下,对麻籽的产生的摩擦力与剪切力使其外壳脱落,相比传统的借助滚子碾压的方式脱壳,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麻籽脱壳效率,并且可以提高麻籽完整度减少碎渣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麻籽脱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籽脱壳机。
背景技术
麻籽又称火麻籽,是大麻的果实。东北又叫线麻,也叫野麻、北麻,其植物皮旧时可织布制衣,称麻衣,可搓绳,叫麻绳。它是一种古老的栽培植物,属于桑科大麻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曾被列为“五谷”之一。它也是一种油料作物,大小似高粱粒(比绿豆小一些),外壳为灰色,去壳后就是中药的麻仁,有轻度泻下作用。有些地方小贩挑担卖炒熟的麻籽,供人闲食,味如葵花籽,但不宜多食,火麻籽油也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油,传统习惯称之为“长寿麻”、“长寿油”,从火麻中榨取获得,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然而目前麻籽的脱壳问题一直存在,传统一般采用人工借助滚子碾压的方式脱壳,其脱壳效率低,而且脱壳后麻籽易出现大量的碎渣,麻籽完整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麻籽脱壳效率,且可以提高麻籽完整度减少碎渣产生的麻籽脱壳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麻籽脱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壳、脱壳机构和驱动器;所述机壳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机壳内部具有脱壳腔,所述机壳顶部具有投料斗,所述机壳底部具有出料口;所述脱壳机构位于脱壳腔内,所述脱壳机构包括主齿盘和副齿盘,所述主齿盘和副齿盘同轴心相对设置,且主齿盘和副齿盘之间形成脱壳间隙;所述主齿盘借助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与机壳可转动连接,所述主齿盘同轴固定于第一转轴上,所述主齿盘接近副齿盘的端面上具有凸起的主齿纹;所述副齿盘借助水平设置的第二转轴与机壳可转动连接,所述副齿盘同轴固定于第二转轴上,所述副齿盘接近主齿盘的端面上具有凸起的副齿纹;所述驱动器位于机架上用于驱动主齿盘与副齿盘相向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主齿盘接近副齿盘的一端中部具有凹孔,所述副齿盘接近主齿盘的一端中部具有凸柱,且凸柱端部位于凹孔内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机壳在沿脱壳间隙环向方向上与主齿盘和副齿盘形成的外形匹配,且机壳与主齿盘和副齿盘之间的缝隙小于麻籽的最小直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机架上,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机架上,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同轴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主齿盘和副齿盘均为圆锥台形结构,且主齿盘和副齿盘之间形成一圈截面为“V”形的凹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主齿纹与副齿纹结构一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主齿盘上的主齿纹为多个三棱柱形成,且主齿盘上不同区域的三棱柱角度不同、同一区域三棱柱角度一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阳啃山牛收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庆阳啃山牛收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39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设备
- 下一篇:一种U盘式电子鼻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