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4026.6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9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杰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朱鹏 |
地址: | 132113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器,包括:第一层基体;位于第一层基体上方的第二层基体,且第一层基体和第二层基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间隔连接;位于第二层基体上方的多个艾条固定装置,且多个艾条固定装置沿第二层基体的中心均匀环绕设置;以及与艾条固定装置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且其一端与第二层基体连接,另一端与艾条固定装置;其中,艾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艾条的开口箍圈和调节装置,开口箍圈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调节装置控制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的距离,进而控制开口箍圈的松紧。本实用新型艾条的高度可以调节,使得艾灸器理疗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保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艾灸器。
背景技术
在中医理疗领域内,经常需要使用艾条来对身体进行理疗,艾条的使用需要艾灸器。现有技术中,艾灸器为一个盒体,在盒体上设置有艾条卡接孔,点燃后的艾条卡接在艾灸盒内,然后将艾灸盒放置在身体上对应的穴位,艾灸是通过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目前,艾条的内部是艾绒,艾绒压紧成柱体状,在其外部用多层纸包裹住,艾条燃烧时,艾绒与纸同时燃烧,艾条点燃后置于艾灸器内,其燃烧方式是从下往上燃烧。传统的艾条长度在200mm~300mm之间,直径在20~30mm,且艾条为实心体。现有的艾灸器都比较大,艾条固定在艾灸器上,燃烧后的艾条随艾灸器运动,对皮肤上的穴位进行艾灸。然而,由于艾条直接固定在艾灸器内,随着艾条的不断燃烧,艾条距离人体皮肤的距离逐渐增大,人体肌肤理疗的温度逐渐降低,艾条理疗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因艾条燃烧,使得艾条距离人体皮肤的距离逐渐增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器,包括:第一层基体;
位于所述第一层基体上方的第二层基体,且所述第一层基体和所述第二层基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间隔连接;
位于所述第二层基体上方的多个艾条固定装置,且所述多个艾条固定装置沿所述第二层基体的中心均匀环绕设置;以及
与所述艾条固定装置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层基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艾条固定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艾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艾条的开口箍圈和调节装置,所述开口箍圈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调节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的距离,进而控制所述开口箍圈的松紧。
优选的是,所述开口箍圈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连接的箍圈本体,且所述开口箍圈上开设有一通槽,所述第一开口端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二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连接,且可调节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的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艾条固定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艾条固定装置中所述箍圈本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层基体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块和螺栓,所述固定块的一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一面与所述第二开口端连接,且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一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端的通槽内,所述螺栓中的螺杆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块、所述螺栓中的螺母和所述第二开口端,且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通槽的宽度。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层基体上固接有手柄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层基体、第二层基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层基体的形状为圆环体或多边形框体。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层基体的形状为圆环体或多边形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杰,未经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40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用弧形反射器
- 下一篇:一种带色彩标记的射频测试电缆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