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箱内水量平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5342.5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2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富;王占玉;张国刚;王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致富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2 | 分类号: | F16K31/22;F16K11/044;F16K11/00;G05D9/0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立娜 |
地址: | 064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箱 水量 平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箱内水量平衡装置,包括真空箱和排水泵,真空箱内顶部位置固定安装一阀体,阀体的阀芯装在导杆上,导杆下端延伸至阀体外并与浮球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浮球受浮力的作用带动导杆上下移动调节阀芯位置,来控制真空箱内水量平衡,高效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内水位平衡技术,特别是一种真空箱内水量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滴灌带生产中,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滴灌带进行冷却。冷却系统包括真空箱,真空箱上面设有冷却滴灌带的水浸水槽,当滴灌带从水槽经过,内部的喷嘴会对滴灌带喷淋冷却,喷淋的水来自真空箱最终又回流进入真空箱,但对于不同壁厚滴灌带的冷却需要不同水量的水,真空箱内水有时不够,需要从外部取水来喷淋冷却滴灌带,喷淋后水会流进入真空箱,造成真空箱内水量增多,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排水泵直接将真空箱中的水抽出以达到水位平衡,但抽出的水量不易控制,从而导致真空箱内水量容易失衡,进而影响实际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稳定、高效、便捷的真空箱内水量平衡维持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真空箱内水量平衡装置,包括真空箱和排水泵,真空箱内顶部位置固定安装一阀体,阀体的阀芯装在导杆上,导杆下端延伸至阀体外并与浮球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浮球受浮力的作用带动导杆上下移动从而调节阀芯位置,以此来控制进、出阀体的水量,以达到真空箱内水量平衡的效果,高效、稳定,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进一步地,阀体内腔上端设有上轴承组件,阀体内腔下端设有下轴承组件,上轴承组件上设置有与真空箱外连通的上通孔,下轴承组件上设置有与真空箱内连通的下通孔,导杆套设在上轴承组件和下轴承组件上;阀体内腔设有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导杆上固定有与第一阀口配合的第一阀芯和与第二阀口配合的第二阀芯;阀体的侧壁设有阀体进水管和阀体排水管,阀体进水管一端与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之间的阀体内腔连通,阀体进水管另一端与排水泵的出水口管道相接,阀体排水管一端与上轴承组件和第一阀口之间的阀体内腔连通,阀体排水管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至真空箱外;排水泵的进水口与真空箱连接。
进一步地,上轴承组件和下轴承组件分别包括直线轴承和轴承固定块,直线轴承通过轴用的弹性挡圈安装在轴承固定块内壁上,轴承固定块通过孔用的弹性挡圈固定在阀体内腔,上通孔和下通孔分别设置在对应轴承固定块上。
进一步地,阀体上端焊接一个安装法兰,安装法兰与真空箱以及阀体固定盘栓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阀体上端丝扣连接阀盖,阀盖上端与螺纹弯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通过轴用的弹性挡圈固定在导杆上。
进一步地,导杆下端采用六角螺母与浮球连接
进一步地,浮球为不锈钢浮球。
进一步地,真空箱底部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在两根方管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阅图1-3,一种真空箱内水量平衡装置,包括真空箱1和排水泵2,真空箱1内顶部位置固定安装一阀体3,阀体3的阀芯装在导杆8上,导杆8下端延伸至阀体3外并与浮球1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致富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市致富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5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角度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棉花纤维检验用调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