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ABS蓄能器铆压的导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8684.2 | 申请日: | 2020-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3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余非;王红;余兴倬;魏培;汪建伟;蔡昀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克瑞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60 | 分类号: | B29C65/60 |
代理公司: | 长沙睿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7 | 代理人: | 周松华;孙建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abs 蓄能器 导向 机构 | ||
一种用于ABS蓄能器铆压的导向机构,设有压头座、压头柱、第一无油衬套、第一挡圈、吸附导向杆、第二无油衬套和第二挡圈,压头柱从压头座的通口穿过,压头柱与压头座的通口内壁连接有第一无油衬套,第一挡圈套在压头柱的外围,第一挡圈位于第一无油衬套的顶端;吸附导向杆位于压头柱的内部,吸附导向杆与压头柱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无油衬套,吸附导向杆的外围套有第二挡圈,第二挡圈位于压头柱的内部,第二挡圈处于第二无油衬套的下侧。本技术方案采用无油衬套与压头柱配磨的方式,可保证压头柱与无油衬套在压装过程中上下运行顺畅,减少摩擦阻力及间隙过大造成的偏载力,从而保证压装精度,提升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ABS蓄能器铆压的导向机构,属于ABS蓄能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动防抱死系统,即Anti-BrakeSystem,简称ABS。作用就是在汽车/摩托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达到提高汽车/摩托车制动稳定性、操纵性、安全性的目的。蓄能器铆压作为汽车/摩托车ABS总成生产中一项重要步骤,其各部件的有序装配并铆压是决定汽车/摩托车总成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传统的汽车/摩托车ABS蓄能器铆压设备中,使用的导向结构是四根导向轴与无油衬套成套配合、搭配重载弹簧,以实现整个压头部件的导向。此种四轴导向方式在长时间的重载压装过程中易出现偏载卡住的情况,一旦卡住,设备即无法保证压头柱所在的压头部件在整个压装过程中与汽车/摩托车ABS本体蓄能器面平行。此种情况下,压装后的ABS产品会出现偏心、压装深度深浅不一等严重影响产品性能的问题,对于汽车/摩托车ABS总成生产而言,此种四轴导向方案存在合格率低,稳定性差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ABS蓄能器铆压的导向机构,采用单轴单导向方式,保证应用于汽车/摩托车ABS蓄能器铆压设备中压装不偏载,解决传统导向结构中多轴并用存在的导向轴别住、阻力增大、压装不合格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ABS蓄能器铆压的导向机构,包括压头座、压头柱、第一无油衬套、第一挡圈、吸附导向杆、第二无油衬套和第二挡圈;所述压头柱从所述压头座的通口穿过,压头柱与压头座的通口内壁连接有第一无油衬套,所述第一挡圈套在所述压头柱的外围,第一挡圈位于第一无油衬套的顶端;所述吸附导向杆位于所述压头柱的内部,吸附导向杆与压头柱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无油衬套,所述吸附导向杆的外围套有所述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位于所述压头柱的内部,第二挡圈处于所述第二无油衬套的下侧。
作为用于ABS蓄能器铆压的导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头座的内壁形成有搁置环台,所述第一无油衬套的底端置于所述搁置环台的上端;所述第一挡圈的外缘插入所述压头座的槽中。
作为用于ABS蓄能器铆压的导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无油衬套和吸附导向杆的外壁之间设有0.01至0.02毫米的配磨间隙。
作为用于ABS蓄能器铆压的导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吸附导向杆的内部形成有真空通道,吸附导向杆的侧部设有真空接口,所述真空接口连通所述真空通道。
作为用于ABS蓄能器铆压的导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吸附导向杆的末端形成有吸附头,所述吸附头连通所述真空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克瑞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克瑞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8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擦拭物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连接加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