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尖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0351.3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4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晖葵;张庆仪;罗小娅;刘光毅;殷秀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伍琴琴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尖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尖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筒和输液针防脱结构,所述保护筒用于容纳输液针本体,所述输液针防脱结构用于防止输液针本体从保护筒上脱落;所述保护筒上部开口,在保护筒的上部开口处固定有薄膜,薄膜和保护筒形成一容腔,容腔中装有酒精棉。该装置可套设在输液针的针尖上,用以解决工作人员整理废弃的输液针容易被戳伤的技术问题。本方案可以用于医疗防护的实践操作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尖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输液针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输液针包括输液针本体1、翼片3和连接管 4,连接管4一端连通输液针本体1,另一端连通接头5,接头5用于卡接输液管。在使用输液针之前,输液针本体1上套有管状的保护套2,使用时需要将保护套2拆去。在完成输液之后,一般是将输液针作为废弃物处置。但是输液针本体1的针尖锋利,医务人员或者清洁人员在收拾处理废弃的输液针的时候容易被戳伤,造成交叉感染。例如将废弃的输液针置于装医疗垃圾的垃圾袋中,输液针本体1会刺穿垃圾袋,不但会带来医疗垃圾泄漏的危险,还会给处理垃圾的人员带来被戳伤的风险。另外,由于保护套2较细,且输液针本体1有时候会呈弯曲的状态(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将保护套2重新套在使用过后的输液针本体 1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套设在使用后的输液针本体1的针尖保护装置,以避免工作人员被针尖戳伤,避免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针尖保护装置,该装置可套设在输液针的针尖上,用以解决工作人员整理废弃的输液针容易被戳伤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尖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筒和输液针防脱结构,所述保护筒用于容纳输液针本体,所述输液针防脱结构用于防止输液针本体从保护筒上脱落;所述保护筒上部开口,在保护筒的上部开口处固定有薄膜,薄膜和保护筒形成一容腔,所述容腔中装有酒精棉,所述酒精棉用于吸附消毒剂。
本方案的使用方法、原理及优点是:将废弃的输液针本体戳穿薄膜并插入保护筒中,输液针本体被消毒棉包裹,将输液针本体与外界隔离,避免了输液针本体戳伤工作人员或者戳破垃圾袋等。消毒棉上可以吸附消毒剂,消毒棉上的消毒剂对输液针本体上的病原物质具有消毒作用。输液针本体如果意外从保护筒上脱落,整理废弃输液针的工作人员仍有被针尖戳伤的风险,但是经过消毒剂的处理,已经对输液针本体上的病原物质进行了初步的消毒,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被戳伤后形成交叉感染的风险。除此之外,酒精棉由于包围输液针本体,对其产生摩擦力,可一定程度上防止输液针本体从保护筒上脱落。输液针防脱结构可以防止输液针从保护筒中脱落,从而保证了本针尖保护装置的保护效果持续存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消毒剂为酒精。酒精为常规消毒剂,易于获取。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保护筒的内径为2cm。保护筒的内径为2cm,远大于输液针本体的外径,输液针本体可以垂直或者倾斜地插入保护筒内,将输液针本体插入保护筒的难度要远远小于将输液针本体插入保护套的难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输液针防脱结构包括固定在保护筒上的防脱片,所述防脱片的数量为两片,两片所述防脱片用于夹持输液针的翼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两片所述防脱片之间的距离等于翼片的厚度。这样,两片防脱片可以将翼片夹住,避免插入保护筒中的输液针本体从保护筒上脱落。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防脱片上设有凸起,两片所述防脱片上的凸起相对设置。这样,翼片可以插入两个凸起之间,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翼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输液针防脱结构包括用于盖合在保护筒上的防脱盖。使用防脱盖代替防脱片,将输液针的输液针本体插入保护筒更为方便,不用考虑需要将翼片对准两片防脱片之间的间隙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0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