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出钢机推杆的水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0887.5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9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林;李松涛;刘增龙;吕绍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4 | 分类号: | F27D3/04;F27D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郭绍华 |
地址: | 136314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出钢机 推杆 水冷 装置 | ||
一种用于出钢机推杆的水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出钢机和水管2;所述出钢机包括传送辊道1和推杆3;所述推杆3设置在传送辊道1上,且推杆3与水管2连接;增设有移动辅助机构4和出水机构5;所述移动辅助机构4和出水机构5分别设置在出钢机不同的一侧;所述水管2设置在移动辅助机构4上;所述出水机构5和推杆3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水管的磨损,提高水管的使用寿命,且充分利用了循环水的热能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装置,特别是一种为出钢机的推杆降温的水冷装置,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加热炉是型钢厂内的一种加热装置,钢材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将加热好的钢材推出加热炉,而推出加热炉中钢材的方法一般都是采用出钢机来将钢材推出,目前常见的出钢机是通过推杆来将钢材推出,而推杆一般采用的是无缝管水冷式推杆,无缝管水冷式推杆上连接有水管,水管内的循环水冷却推杆,防止推杆在加热炉中因高温受到损坏;因为出钢机上的推杆长度过长,动辄十几米,为推杆提供冷却水的水管要跟随推杆前后移动,而这种过长距离的移动会使得水管频繁弯曲扭转,而且过度的摩擦也会严重损伤水管的外壁,所以水管断裂的情况时常发生,这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故需要一种水冷装置,在保证推杆的冷却要求下,保证水管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出钢机推杆的水冷装置,它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线的可靠性,还能够提高降低水管外壁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出钢机推杆的水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出钢机和水管;所述出钢机包括传送辊道和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传送辊道上,且推杆与水管连接;增设有移动辅助机构和出水机构;所述移动辅助机构和出水机构分别设置在出钢机不同的一侧;所述水管设置在移动辅助机构上;所述出水机构和推杆配合设置;所述移动辅助机构包括吊架、工字梁和滑轨车;所述吊架设置在出钢机的一侧;所述工字梁设置在吊架上,且滑轨车设置在工字梁上;所述水管设置在滑轨车上;所述滑轨车包括车轮、连接杆、侧板和底板;所述车轮吊挂在工字梁上,且车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侧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侧板在车轮下方的两端对称设置;所述车轮通过连接杆与侧板构成连接;所述底板设置在两片侧板之间,且底板呈弧形,弯曲方向为向下弯曲;所述水管搭接在底板上。
上述用于出钢机推杆的水冷装置,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出水槽和温差发电件;所述出水槽设置在传送辊道的一侧;所述温差发电件设置在出水槽的底面;所述温差发电件包括吸热板、温差发电片和散热板;所述吸热板镶嵌于出水槽底面的内壁,所述散热板镶嵌于出水槽底面的外壁,所述温差发电片位于吸热板与散热板之间,并与二者紧密贴合。
上述用于出钢机推杆的水冷装置,所述推杆包括杆筒、内芯、通液盘和出水弯管;所述杆筒设置在传送辊道上;所述内芯为一空心通杆,其穿设于杆筒的尾部设置在杆筒内,且内芯位于杆筒外部的部分连接水管;所述通液盘穿设在内芯上,且通液盘设置在内芯和杆筒之间并与两者紧密贴合;所述通液盘上周向对称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出水弯管设置在杆筒侧壁上,且其出水口位于出水槽内腔。
上述用于出钢机推杆的水冷装置,增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设置在内芯和水管之间。
上述用于出钢机推杆的水冷装置,所述滑轨车数量为多个,均设置在工字梁上;所述靠近推杆尾部的滑轨车上设置有钢丝绳,且此钢丝绳的另一端设置在推杆尾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辅助机构有效地提高了水管随动性能,避免了以往水管外壁因摩擦弯折所造成的漏水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故障发生概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出水机构有效的保证了吸热后的高温水能够通过出水槽排到指定地点,避免了水流直接排放到地面,影响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0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制备二氧化硅的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