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外露接头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3522.8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5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李苗;魏玲;赵永莉;王文婷;龚陈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廖龙春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静脉 导管 外露 接头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静脉注射的器械的辅助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外露接头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套和一个与固定套形成放置空间的压紧薄片,压紧薄片的三个侧边均与固定套固定连接,且压紧薄片与自由边相对的侧边中部未与固定套固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目前通过胶带固定外露接头,受到外部冲击时,胶带稳定效果有限,导致外露接头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静脉注射的器械的辅助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外露接头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是一种非常方便、有效、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置管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的优点,适用于长期输液、化疗以及使用刺激性强、粘稠度高药物的患者。在手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会留置于病患的血管内,在病患的血管内留置较长的时间;并且会在导管上连接一个位于病患体外的外露接头。需要进行输液时,将输液导管插入外露接头内,便能实现输液。
为了避免外露接头的晃动,通常会利用胶带对外露接头进行固定。由于中心静脉导管会长时间的留置在病患体内,因此外露接头会长时间位于病患体外,并在病患的手部形成凸块,在病患活动或更换衣物时,易拉动外露接头,导致固定外露接头的胶带松脱,造成外露接头的脱落。而且,外露接头长期裸露在空气中,易被细菌污染,导致病患出现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外露接头固定结构,以解决现目前通过胶带固定外露接头,受到外部冲击时,胶带稳定效果有限,导致外露接头易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外露接头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套和一个与固定套形成放置空间的压紧薄片,压紧薄片的三个侧边均与固定套固定连接,且压紧薄片与自由边相对的侧边中部未与固定套固定。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
将固定套固定在病患设有外露接头的手臂上,由于压紧薄片与自由边相对的侧边的中部未与固定套固定,因此形成一个通孔,在进行静脉置管后,将中心静脉导管的外露接头从通孔穿过,使得外露接头置于压紧薄片和固定套之间,通过压紧薄片对外露接头压紧,实现对外露接头的固定和限位。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固定套上设置压紧薄片,能够将外露接头压紧在固定套上,在固定套固定在病患手臂上时,完成对外露接头的固定;
2、使用时,外露接头位于压紧薄片和固定套之间的放置空间内,即使外露接头受到外力,外露接头的移动位置也始终是在放置空间内,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由于胶带脱落造成外露接头脱落的情况;
3、整个结构非常简单,使用和存放均非常方便,而且能重复使用;
4、压紧薄片和固定套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能够对外露接头进行封闭防护,减少外露接头受到细菌污染的概率。
进一步,所述固定套为一体成型的网状。
有益效果:一体成型的固定套,使用时直接套在病患的手臂便完成固定,操作非常方便;并且将其设置为网状,透气性好,能减少出汗。
进一步,所述固定套包括安装片和多个连接件,连接件的数量为偶数,且连接件对称固定在安装片相对的两个侧边上。
有益效果:将固定套设置为安装片和连接件,能根据不同病患的手臂尺寸进行调节,适应性更广。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固定绳。
有益效果:将连接件设置为固定绳,能非常有效的进行安装片的固定,从而完成外露接头的固定,并且能非常方便的根据病患手臂的尺寸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3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