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蜂窝板加工用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3798.6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3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昊;刘伯红;张千坤;马学艳;李虎成;汤文源;刘茂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航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9/00 | 分类号: | B23D19/00;B23D33/00;B23D3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正南创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0 | 代理人: | 杨丽萍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工用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蜂窝板加工用切割装置,包括载板,所述载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壁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移动板正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板,所述壳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切割装置切割角度不能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备切割角度可调节的优点,便于使用切割装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切割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蜂窝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蜂窝板加工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铝蜂窝板,适用于民用建筑、车船装饰等,是航空、航天材料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应用,整个加工过程全部在现代化工厂完成,采用热压成型技术,因铝皮和蜂窝间的高热传导值,内外铝皮的热胀冷缩同步;蜂窝铝皮上有小孔,使板内气体可以自由流动;可滑动安装扣系统在热胀冷缩时不会引起结构变形,加工时,铝蜂窝板加工时需要固定在夹具上进行切割,但是,现有的切割装置切割角度不能调节,不便于使用切割装置,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切割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蜂窝板加工用切割装置,具备切割角度可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切割装置切割角度不能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蜂窝板加工用切割装置,包括载板,所述载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壁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移动板正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板,所述壳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正面的顶部与连板背面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左端与壳体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板正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板,所述壳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正面的左侧与第二传动板背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卡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杆的顶部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转轴的顶部依次贯穿壳体和载板并延伸至载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夹具,所述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切割装置本体。
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所述导向槽的槽型为梯形,所述导向块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配合使用。
所述拉杆的右端贯穿至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拉杆配合使用。
所述滑槽的槽型为矩形,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滑块与滑槽配合使用。
所述卡槽的数量为若各个,且若干个卡槽关于调节盘呈等距离环绕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切割装置切割角度不能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备切割角度可调节的优点,便于使用切割装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切割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垫块,能够增加支撑腿底部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支撑腿非正常移动,提高了支撑腿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向槽和导向块,能够增加移动板移动的稳定性,防止移动板移动时倾斜。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把手,能够增加手部与拉杆的接触面积,便于通过把手拉动拉杆,提高了把手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航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航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3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温型电子元件结构
- 下一篇:一种角度可调的新型柔性太阳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