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治红薯线虫病生态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4401.5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7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吕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县乡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8 | 分类号: | A01G9/28;A01G13/02;A01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红薯 线虫病 生态 培养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治红薯线虫病生态培养基,包括箱体,滑动门,挡板,喷药机构,雾化喷头,覆盖膜放置槽,滑轨,挂钩和导管;所述的箱体其一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有2条滑轨,其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挡板;所述的滑动门与滑轨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的雾化喷头采用多个,并嵌装在箱体内壁上,该雾化喷头的嵌装位置高于挡板;所述的喷药机构通过导管与雾化喷头连接;所述的覆盖膜放置槽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上,并位于挡板一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红薯病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红薯线虫病生态培养基。
背景技术
红薯茎线虫病又叫空心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由毁灭茎线虫引起的,要严格检疫,不要从病区调运种薯,该病会危害红薯种苗的茎蔓以及薯块,轻则减产重则毁收。
选育抗病品种是最符合生态学防治观点的防治方法,现有选育红薯线虫病抗病品种时,苗床的选择极为苛刻,首先需要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三年内没种过红薯的地块,还要将苗床做成深10-15cm的茶盘式苗床,每平方米施入3-5公斤腐熟厩肥,种薯上炕前,苗床每平方米需撒施3%呋喃丹微粒剂,然后盖土;种薯在苗床内上齐下补齐,浇足底水,用湿润细土填盖3-4cm,以不见种数薯为宜,随即拱膜覆盖;剪完第二茬苗时,还需用甲基异柳磷药液泼浇,并适当喷洒尿素水追肥,并加盖2-3cm营养土。
可见,现有红薯抗线虫病品种选育十分复杂,每期苗床的地点都需要重新选择,十分麻烦,在撒施防治药品时还需人工喷洒,费时费力又难以均匀的将药品撒施下去,拱膜覆盖时,拱膜需要用土进行掩埋覆盖,容易遭风吹松动。
因此,发明一种防治红薯线虫病生态培养基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治红薯线虫病生态培养基,以解决现有红薯抗病品种选育时,每期苗床的地点都需要重新选择,十分麻烦,在撒施防治药品时还需人工喷洒,费时费力又难以均匀的将药品撒施下去,拱膜覆盖时,拱膜需要用土进行掩埋覆盖,容易遭风吹松动的问题。一种防治红薯线虫病生态培养基,包括箱体,滑动门,挡板,喷药机构,雾化喷头,覆盖膜放置槽,滑轨,挂钩和导管;所述的箱体其一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有2条滑轨,其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挡板;所述的滑动门与滑轨滑动配合连接,将滑动门向上移动脱离滑轨,使箱体一侧处于开放状态,方便将箱体内部的土壤排出,进行下一轮红薯抗线虫病培养基土壤的制作,以此避免土壤残留的病菌带入下一季度红薯苗,同时又避免传统每期苗床的地点都需要重新选择的麻烦;所述的雾化喷头采用多个,并嵌装在箱体内壁上,该雾化喷头的嵌装位置高于挡板;所述的喷药机构通过导管与雾化喷头连接;所述的覆盖膜放置槽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上,并位于挡板一侧。
所述的喷药机构包括安装箱,箱盖,储药容器,增压泵和断路器;所述的安装箱通过螺栓固定在挡板外侧,其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增压泵;所述的增压泵通过导线与断路器连接,其出水端与导管连接;所述的储药容器通过水管与增压泵的进水端连接,防治药品通过增压泵进入导管,再通过导管进入雾化喷头,使药品自动喷洒,节约劳动力又可以将药品均匀撒施下去;所述的断路器嵌装在安装箱外侧;所述的箱盖通过铰链与安装箱连接。
所述的滑动门和挡板外侧分别设置有一排挂钩。
所述的覆盖膜放置槽内部放置有一卷覆盖膜,将覆盖膜放置槽内设置的覆盖膜扯出挂在滑动门设置的挂钩上,然后拉紧,将覆盖膜再挂在挡板设置的挂钩上,完成拱膜覆盖,操作简单方便,覆膜更加牢固,避免遭风吹松动的问题。
所述的导管贯穿设置在箱体的墙壁内部,使装置外观更简洁美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滑动门和滑轨的设置,将滑动门向上移动脱离滑轨,使箱体一侧处于开放状态,方便将箱体内部的土壤排出,进行下一轮红薯抗线虫病培养基土壤的制作,以此避免土壤残留的病菌带入下一季度红薯苗,同时又避免传统每期苗床的地点都需要重新选择的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县乡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太和县乡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4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微正压连续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儿科护理用留置针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