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球蓄热自循环分解金属盐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4763.4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5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但勇;赵林;赵澎;高波;陈雪风;赵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9/04 | 分类号: | F27B19/04;F27D99/00;F27D17/00;C01B21/38;C01B21/40;C01F5/06;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陈明龙 |
地址: | 620000 四川省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循环 分解 金属 系统 | ||
1.一种蓄热球蓄热自循环分解金属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球加热炉(1)、第一分离装置(2)和分解装置;
所述蓄热球加热炉(1)上设有蓄热球入口(11)和蓄热球出口(17),所述蓄热球出口(17)与所述第一分离装置(2)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分离装置(2)的出料口与所述分解装置连通;
所述第一分离装置(2)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热风机(14)连接;
所述分解装置设有物料排出口(7),所述物料排出口(7)与所述蓄热球入口(1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球蓄热自循环分解金属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分解炉(4)和振动分离筛(5);
所述分解炉(4)用于接收第一分离装置(2)的出料口排出的蓄热球(3),使蓄热球(3)和金属盐相互作用,实现金属盐分解;
所述振动分离筛(5)用于将金属盐的固体产物与所述蓄热球(3)分离,所述振动分离筛(5)的筛网上部与蓄热球入口(11)相连通,所述振动分离筛(5)的固体产物出口与产物收集装置(9)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热球蓄热自循环分解金属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球蓄热自循环分解金属盐的系统包括第二分离装置(10),所述第二分离装置(10)为布袋收尘装置,所述第二分离装置(10)通过排气管(8)与所述分解炉(4)相连,所述第二分离装置(10)用于收集所述分解炉(4)排出的气体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蓄热球蓄热自循环分解金属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炉(4)设有金属盐入口(15),所述金属盐入口(15)用于投放金属盐原料,所述分解炉(4)为喷雾式煅烧炉、沸腾炉、回转炉、带式炉或隧道式推舟炉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球蓄热自循环分解金属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球蓄热自循环分解金属盐的系统还包括燃烧器(13)和换热器(12),所述燃烧器(13)连接至所述蓄热球加热炉(1)的底部;所述燃烧器(13)的空气进口连接至所述换热器(12),所述换热器(12)还和所述热风机(14)的排气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热球蓄热自循环分解金属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球蓄热自循环分解金属盐的系统还包括排烟管(6),所述排烟管(6)与所述换热器(12)的废气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球蓄热自循环分解金属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装置(2)为旋风收尘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47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水管网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画室外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