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饰件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4863.7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4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林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饰件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公开了内饰件组装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有控制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承载台和用于驱动承载台水平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转运机构上方的压合机构,将原始手动压合改为半自动压合,机器生产大幅度缩减人力成本,机器生产也能保证产品的良品率;通过转运装置对待压合产品和压合后的产品进行运输,既可以防止待压合产品体积过大,不易放置,也能大幅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汽车的内饰件组装机。
背景技术
在汽车配件的生产中,汽车的内饰件最后需要进行压合,传统手段为人工手动压合,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出的产品品质不一,良品率低,基于此思路,我们制备了内饰件组装机,将传统手动方式改为半自动方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自动的内饰件组装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饰件组装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有控制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承载台和用于驱动承载台水平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转运机构上方的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导向轴、设置于导向轴上的压合板、固定于导向轴顶部的固定板和用于驱动压合板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导向轴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板上,所述控制台分别与转运机构和压合机构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间隔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多根导轨和设置于多根导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承载台底部固定,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上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承载台底部固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上的第一涡轮蜗杆结构和第二涡轮蜗杆结构,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结构和第二涡轮蜗杆结构中间设置有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结构和第二涡轮蜗杆结构中部设置有可分别与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齿轮啮合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底部皆贯穿固定板与压合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是,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限制内饰件位置的卡块。
进一步的是,所述承载台上设置多个孔洞,所述孔洞中皆设置有用于固定待加工产品的固定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台上设置有多个操作键。
进一步的是,所述工作台底部对称设置有地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原始手动压合改为半自动压合,机器生产大幅度缩减人力成本,机器生产也能保证产品的良品率;通过转运装置对待压合产品和压合后的产品进行运输,既可以防止待压合产品体积过大,不易放置,也能大幅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内饰件组装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内饰件组装机的侧视图;
图3为内饰件组装机的转运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内饰件组装机的压合机构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1、工作台;2、控制台;3、转运机构;301、承载台;302、导轨;303、滑块;304、第一驱动机构;4、压合机构;401、导向轴;402、压合板;403、固定板;404、第一涡轮蜗杆结构;405、第二涡轮蜗杆结构;406、第一蜗杆;407、第二蜗杆;408、第二动力机构;409、转动轴;5、卡块;6、地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林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林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4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火耐高温功能的测温仪
- 下一篇:一种坑道钻机防动力头下滑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