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注塑件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5630.9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8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学良;李福全;高长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思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82;B29B7/22 |
代理公司: | 天津铂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1 | 代理人: | 陈晓蕾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注塑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注塑件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内侧的顶部的底部分别周向转动连接有主齿轮和托齿轮,齿轮箱内侧的底部设有关于主齿轮和托齿轮中心对称分布的行星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均与主齿轮和托齿轮相啮合;反应釜本体内分别设有位于中心处的搅拌轴I和关于搅拌轴I中心对称的搅拌轴II,搅拌轴I的顶端与托齿轮的中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注塑件生产装置,桨叶则使得融化的液体进行预先混合,从而在两个搅拌轴I和搅拌轴II相互配合作用下,使得搅拌的混合液体更换均匀,并且降低了搅拌时,外层原料先融化而中心后融化,在搅拌过程中增加了电机的驱动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注塑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注塑件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注塑件用原料进行加热混合的时候,都是采用直接用搅拌桨直接混合的方法进行注塑浆液的制备,但是这种制备方法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由于加热是由反应釜外侧向内部加热的,由于原料也是直接投入混合的因此在进行混合的时候,位于外侧的原料先融化而内部的后融化,降低了整个搅拌混合的效果,且在融化的时候,位于反应釜内壁的最先融化,而中心后融化没在搅拌的时候增加了驱动电机的工作负荷。
由此可见,成为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注塑件生产装置,用于解决原料是直接投入混合的因此在进行混合的时候,位于外侧的原料先融化而内部的后融化,降低了整个搅拌混合的效果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注塑件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侧的顶部的底部分别周向转动连接有主齿轮和托齿轮,所述齿轮箱内侧的底部设有关于所述主齿轮和所述托齿轮中心对称分布的行星齿轮,两个所述行星齿轮均与所述主齿轮和所述托齿轮相啮合;
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分别设有位于中心处的搅拌轴I和关于所述搅拌轴I 中心对称的搅拌轴II,所述搅拌轴I的顶端与所述托齿轮的中心相连接,两个所述搅拌轴II分别与两个所述行星齿轮的中心相连接,所述搅拌轴I与所述搅拌轴II周向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齿轮箱的一端设有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主齿轮的轴心相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上均传动连接有皮带。
作为优选,所述托齿轮的顶部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滚珠槽,且滚珠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主齿轮的底面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轴II的外壁设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曲杆,所述曲杆具体为等腰梯形结构,且上底面与所述搅拌轴II的外壁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轴I的底端设有桨叶,所述桨叶由内环块、外环块以及叶片组成,所述叶片具体为S型结构,且一端与所述内环块的外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环块内壁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环块和所述内环块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梯形搅拌杆,所述梯形搅拌杆位于搅拌轴II旋转时曲杆所成圆柱底部的空腔内。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思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思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5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印用PVB树脂过滤筛选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金属管缩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