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饲管传送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6109.7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4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洋;史志远;冉秋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003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饲 传送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饲管传送固定装置,包括壳体、固定部鼻饲管传递单元;壳体包括顶盖可开合的中空弧形盒体,中空弧形盒体上设有供鼻饲管插入的鼻饲管通道,鼻饲管通道包括开设于顶盖上的入孔以及底部盒体的底板上与入孔正对的位置处设置的出孔,入孔与出孔的孔径大小使得鼻饲管适配插入;固定部包括分别连接中空弧形盒体两端的弹性弧形托;鼻饲管传递单元包括分别固定于鼻饲管通道两侧的两个直流电机,分别与两个直流电机输出轴相连的滚轮,滚轮的滚动方向与鼻饲管长度方向一致、通过连接线分别与两个直流电机相连的电池、设置于壳体上并通过连接线与电池和直流电机分别相连的开关。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人工插管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鼻饲管传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病人身体情况危险不能正常进食的情况下,为了维持身体主要机能的正常运作则需要向病人体内输送流食,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向胃里输入流食的方式就是向胃里插入一根管子,让液体状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胃里。现如今,鼻饲管插入方式一般为两种:医生进行输送以及病人自行输送两种方式。对于长期使用鼻饲方式的人来说,长期插入鼻饲管需要人工方式,不同的速度以及插入手法会存在一定的不适、紧张、刺激甚至疼痛。且只能凭借经验估算将鼻饲管进行插入,在插入的同时在鼻饲管上涂抹药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饲管传送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鼻饲管插管过程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鼻饲管传送固定装置,包括壳体、固定部鼻饲管传递单元;
壳体包括顶盖可开合的中空弧形盒体,所述中空弧形盒体包括顶盖以及底部盒体,所述中空弧形盒体上设有供鼻饲管插入的鼻饲管通道,所述鼻饲管通道包括开设于顶盖上的入孔以及底部盒体的底板上与所述入孔正对的位置处设置的出孔,所述入孔与出孔的孔径大小使得鼻饲管适配插入;
固定部包括分别连接中空弧形盒体两端的弹性弧形托;
鼻饲管传递单元包括分别固定于鼻饲管通道两侧的两个直流电机,分别与两个直流电机输出轴相连的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与鼻饲管长度方向一致、通过连接线分别与两个直流电机相连的电池、设置于壳体上并通过连接线与电池和直流电机分别相连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弧形盒体顶盖的弧形边顶端与壳体的弧形边顶端通过铰链铰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弧形托包括弧形橡胶条以及固定于弧形橡胶条两端的塑料托座,所述塑料托座分别与中空弧形盒体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托座与弧形橡胶条端部通过ABS塑料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弧形盒体为热塑性塑料盒体,所属塑料托座为热塑性塑料托座,所述塑料托座与中空弧形盒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设置于直流电机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部设有供开关固定安装的开关安装槽,安装槽底面设有供连接线通过的穿线孔,所述开关粘接于安装槽内。
由此可见,以机械结构替代了人工插入鼻饲管的方式。减少人工估计的误差和意外,使得鼻饲管能够匀速推进,固定结构方便了鼻饲管的位置固定。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发明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
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鼻饲管传送固定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6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可夹持充电照明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景观园林植物幼苗用培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