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病理分析用显微镜的玻片夹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6854.1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3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邵晓青;李秋静;张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晓青 |
主分类号: | G02B21/34 | 分类号: | G02B21/34;G02B2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病理 分析 显微镜 夹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病理分析用显微镜的玻片夹持结构,包括底板,底板正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安放板,安放板正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放置凹槽,放置凹槽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放板、旋转杆、放置凹槽、压板、连接杆、弹性支撑块、固定套、转动杆、从动轮、支撑板、主动轮、转动螺杆、移动螺套、移动槽口和移动杆的配合使用,可对夹持结构的位置进行微调,这样显微镜对病理的分析更加方便,解决了夹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因位置固定不变,使得显微镜只能对固定位置进行病理分析,无法分析玻片上的全部病理信息,不利于对病因的查找,从而导致夹持结构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理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病理分析用显微镜的玻片夹持结构。
背景技术
用以检查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中的病理改变的病理形态学方法,为探讨器官、组织或细胞所发生的疾病过程,可采用某种病理形态学检查的方法,检查他们所发生的病变,探讨病变产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做出病理诊断,病理形态学的检查方法,首先观察大体标本的病理改变,然后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在病理分析过程中需使用到显微镜,为了方便病理的观察会将组织放置在玻片上,放置后续利用夹持结构,现有的夹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其位置固定不变,使得显微镜只能对固定位置进行病理分析,无法分析玻片上的全部病理信息,不利于对病因的查找,从而导致夹持结构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夹持结构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病理分析用显微镜的玻片夹持结构,具备对夹持结构的位置进行微调的优点,解决了夹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因位置固定不变,使得显微镜只能对固定位置进行病理分析,无法分析玻片上的全部病理信息,不利于对病因的查找,从而导致夹持结构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病理分析用显微镜的玻片夹持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正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安放板,所述安放板正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块,所述放置凹槽内腔的后侧开设有通槽,所述安放板正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正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底板背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板,所述定位条板正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后侧贯穿底板和定位条板;
所述底板正表面的两侧且位于安放板的后侧均开设有移动槽口,所述底板背表面中心处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后侧支撑板正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前侧贯穿至前侧支撑板的前侧,所述旋转杆表面的前侧且位于前侧支撑板的后侧套设有主动轮,两个支撑板相对应一侧的两侧均纵向设置有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表面的前侧套设有与主动轮相啮合的从动轮,所述转动螺杆表面的中心处套设有移动螺套,所述移动螺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前侧贯穿移动槽口并与安放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槽内腔的后侧贯穿安放板,所述安放板内腔前侧和后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放置缺口。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后侧延伸至固定套的内腔并与固定套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螺套上贯穿开设有与转动螺杆配合使用的螺纹孔,所述移动杆的表面与移动槽口的内圈为滑动接触,所述安放板的背表面与底板的正表面为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正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旋转杆配合使用的转动孔,所述旋转杆的表面与转动孔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内圈与旋转杆的表面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的内圈与转动螺杆的表面为过盈配合,两个支撑板相对应一侧的两侧均开设有旋转孔,所述转动螺杆的前侧和后侧均延伸至旋转孔的内腔并与旋转孔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晓青,未经邵晓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68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力架
- 下一篇:大空间无线智能配电箱、管理系统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