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垃圾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7075.3 | 申请日: | 2020-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6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苏东;张广东;王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传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B65F1/12;B65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施工 垃圾 回收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垃圾回收装置,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领域,包括箱体以及设在箱体上的箱盖,箱体内设有带有过滤组件的承重板,承重板一端与箱体转动连接,承重板下部可拆卸连接有底箱,箱体的底部铰接有底板,箱体底部设有用于底板的固定件,底箱位于底板上。倒入箱体的建筑垃圾会落到承重板上,承重板上的过滤组件会过滤粉尘,过滤出的粉尘进入底箱,把底箱拿出倾倒,避免粉尘扩散,且底箱也方便清洗;底箱拆卸出来后,承重板一端与箱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失去支撑而向下转动,承重板上方的建筑垃圾失去支撑向下掉落至箱体底部,再把箱体吊起,拆开底板上的固定件,箱体里面的垃圾就可以从箱体底部倾倒出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垃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现场中,产生的垃圾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截下的钢筋混凝土头、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20%,在施工中的完成场清需要用到移动式环保卫生设施。
公告号为CN2096534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建筑绿色施工移动式环保卫生设施,包括箱体、箱盖以及设在箱体底部的万向轮,箱体的内部设有滤网,箱体的后部设有出渣口,倒入垃圾桶内的垃圾经滤网过滤粉尘,粉尘从出渣口倒出,而垃圾桶经拖车拖动至目的地后倒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对建筑施工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时,存在有垃圾桶内盛放大件垃圾时过重,垃圾桶不易倾倒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垃圾分类回收时垃圾桶内因盛放过重垃圾而不易倾倒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垃圾回收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垃圾回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在箱体上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一端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承重板上设有过滤组件,所述箱体的底部铰接有底板,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底板的固定件,所述箱体内位于承重板与底板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承重板的底箱,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供底箱滑出的出渣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箱盖倒入箱体内的建筑垃圾会落到承重板上,承重板可以承受质量较大的建筑垃圾,承重板上的过滤组件会过滤粉尘以及碎屑,过滤出的粉尘和碎屑进入设置在承重板下部的底箱内,底箱可以从出渣口中滑移出来把里面的粉尘单独倾倒,可以避免箱体内垃圾倾倒时粉尘扩散的问题,且拆卸出的底箱方便清洗;底箱拆卸出来后对承重板的支撑力消失,承重板转动到竖直方向,承重板上方的建筑垃圾因失去支撑向下掉落至底板上,此时把箱体吊起移动至垃圾站点,再把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固定件拆开,箱体内剩余的垃圾就可以从箱体底部倾倒出来。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承重板、底箱、底板以及固定件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隔板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把箱体分为两个空间,分布在隔板两侧的两个承重板、底箱、底板以及固定件均对称放置在这两个空间内,可以实现对建筑垃圾的分类放置,在垃圾排出时也可以根据分类倾倒在不同的垃圾站点。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于承重板端面上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内设有滤板,所述承重板侧面上贯穿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板侧面贯穿设置的若干通孔以及设在安置槽内的滤板可以让建筑垃圾里的粉尘以及碎屑过滤通过,实现了垃圾的分层过滤;把承重板从出渣口转动至箱体外侧,滤板可以从安置槽内滑移取出,方便滤板的拆卸更换以及清洗,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优选的,所述底箱内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一端与底箱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另一端与承重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连接在底箱内的立柱会随着底箱移动,立柱的一端与承重板抵接可以实现立柱对承重板的辅助支撑,底箱拿出后,承重板就会失去底箱以及立柱的支撑而向下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传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传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7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物条码信息智能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管接口处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