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环行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9397.1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48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梅;陈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诺信博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38 | 分类号: | H01P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卢杏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行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新环行器结构;包括环形的基体,所述基体的外周上等角间隔地设有若干限位块,限位块上开设有固定孔,限位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块;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增加定位结构,减少影响同心度的零件数量,达到提高内部元件装配同心度的目的,从而改善产品的性能指标,提升大批量生产中的产品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新环行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特别是5G网络建设并投入使用,通信基站使用的环行器数量不断增大,而且不断缩小单体体积,性能参数需求不断提升。环行器的体积越小,其内部元件装配的同心度对产品性能指标的影响就越大,其中的内导体(也称为中心导体)与铁氧体旋磁之间的同心度尤为重要。传统环行器的内导体固定于连接端子上,连接端子固定于绝缘介质上,绝缘介质固定于壳体上,壳体内壁对铁氧体旋磁、进行固定。内导体与铁氧体旋磁、之间的同心度影响链路如下:内导体、连接端子、绝缘介质、壳体、铁氧体旋磁。该影响链中每个元件的尺寸误差,以及每两种元件之间的装配间隙均会影响内导体与铁氧体旋磁之间的同心度。现有的这种安装方式中的尺寸公差关联度过长,导致精度控制困难,良品率难以提升。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提高装配精度,提高良品率的新环行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环行器结构,包括环形的基体,所述基体的外周上等角间隔地设有若干限位块,限位块上开设有固定孔,限位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块。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若干限位块上的定位块围绕基体的中心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使若干定位块的里端面朝向基体。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对称地设置在限位块的两侧并与其构成一体结构。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基体的外周上设有三个限位块,三个限位块等角间隔地一体设置在基体上。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定位块的外侧面上设有凸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增加定位结构,减少影响同心度的零件数量,达到提高内部元件装配同心度的目的,从而改善产品的性能指标,提升大批量生产中的产品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环装配在壳体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环装配在壳体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环与壳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体;2、限位块;3、固定孔;4、定位块;5、凸块;6、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环行器结构,包括环形的基体1,所述基体1的外周上等角间隔地设有若干限位块2,限位块2上设有开设有固定孔3,限位块2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块4。所述基体1装配在壳体6内,壳体6的周向上开设有若干适配槽,基体1装入壳体6时若干限位块2沿适配槽卡入并构成周向上的配合,基体1与壳体6之间通过尺寸配合保证同心度。限位块2通过固定孔3安装环行器的引脚,而环行器内的其他圆形元件与定位块4配合保证与基体1同心设置,从而提高环行器内各部件装配后的同心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诺信博通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诺信博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9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图像提取模块
- 下一篇:一种环行器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