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机污泥干燥机的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0066.X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7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瑞;寿卫强;叶俊颖;董诏熙;陆鑫怡;安柠;孙小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1;C02F101/30;C02F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升华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机 污泥 干燥机 废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泥干燥机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初沉池、调整池、曝气池、二沉池和清水池等五个部分,通过管网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初沉池中安装有可拆卸式的斜板,曝气池内设置加热电阻丝与气体分布器,并放置了活性污泥菌种,同时在初沉池底部设有集泥斗和排泥管,二沉池底部设有排泥泵,便于污泥收集及活性污泥的部分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采用斜板加速泥水分离,利用活性污泥降解有机污染物,利用中心管增氧防止漂泥的产生,解决了传统污泥干燥机没有污水处理系统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系统维护成本低,且无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有机污泥干燥机的废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可用于有机污泥干燥机产生的废水处理。
背景技术
有机污泥干燥机在运作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其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冷凝除湿或排气除湿时产生的吸收了易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有机废水,二是干燥结束后清洗装置对传送带、搅拌装置、散热器(冷凝器)等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夹杂着大量有机污泥的废水。其中含有碳、氮、磷、硫等元素组成的有机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因此,有机污泥干燥机需要配备相应的废水处理系统,但现有的有机污泥干燥机仅通过物理方法(如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及气浮等处理方法均具有一定针对性,无法改变非溶解性物质化学性质,给实际污水处理带来不便,且溶解性有机物也难以处理)、化学方法(如化学氧化法能耗较高,化学混凝法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且受pH值、水温、水质、水量等变化影响大)对污水进行简单处理甚至不处理直接排放,无法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有机污泥干燥机中污水处理方式不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有机污泥干燥机的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多级沉降池,通过沉降池中絮凝状的活性污泥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可用于有机污泥干燥机的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初沉池、调整池、曝气池、二沉池和清水池等五个部分,各部分通过管道、泵和阀门依次连接。初沉池中安装有可拆卸式斜板;调整池与初沉池通过翻板阀连接,曝气池中设有加热电阻丝和气体分布器;在初沉池底部设有集泥斗、排泥管,便于污泥收集并将其从装置中排出;活性污泥分布于曝气池与二沉池中,二沉池后设清水池,排水口位于清水池下端。
一种用于有机污泥干燥机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初沉池、调整池、曝气池、二沉池、清水池,初沉池通过翻板阀与调整池相连,污水入口位于所述初沉池上方,所述初沉池中安装有可拆卸式的用于泥水分离的斜板,所述的曝气池中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和气体分布器,处理后的污水出口位于所述清水池,带有斜板的初沉池、用于调节污水PH值的调整池含有活性污泥的曝气池、二沉池和清水池共同构成一组用于有机干燥机的污水处理系统。
所述的初沉池中,所述初沉池的污水入口正对斜板,多层的斜板通过池壁上的固定槽固定在池壁上,可以自由安装与拆卸。
所述的初沉池底部设置了集泥斗,并在所述曝气池、二沉池底部均设有排泥泵,所述集泥斗和排泥泵通过管道相连,构成污水中污泥的处理装置。
所述的二沉池中,设有筒状多孔结构的中心管,所述二沉池上方设有溢流堰,所述的二沉池的污水出口位于溢流堰内。
所述的曝气池外部设有输气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池内设置的气体分布器连接,曝入空气以维持活性污泥的活性。
所述初沉池、调整池、曝气池、二沉池、清水池上盖处均设置了透气孔。
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初沉池中的多块可拆卸式斜板位于池中部位置,且斜板间相互平行。
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初沉池的池壁上设有固定槽,将斜板成45度角固定在池中且便于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0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