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电源多路稳定输出的自调节线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0471.1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3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谢仁生;樊锦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彭东 |
地址: | 360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电源 稳定 输出 调节 线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开关电源多路稳定输出的自调节线路,通过采集变压器输出波形,通过一个RC积分线路驱动假负载的开启,RC时间常数,设置为大于10倍的输入脉宽,具体依输出电压及Q管导通电压设定。待机状态时B点积分后为一个低电平,Q1处于截止状态,假负载关闭。当被供电设备启动,电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时B点积分后为一个接近于直流高电平,Q1处于导通状态,假负载吃载。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出电源自身的波形信号,实现待机时关闭假负载,在正常工作模式下控制假负载吃载。本实用新型降低多路输出电源的待机功率,提高输出交叉调整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开关电源多路稳定输出的自调节线路。
背景技术
单变压器多路输出均采取一路主反馈,其他路次反馈的方案。当其中一路重载情况下,另一路输出不稳定产生输出电压漂移,为解决此问题输出端与地之间直接加假负载。但是,输出与地之间直接加假负载,增加待机功率。同时因为待机功率问题,假负载比较小,各组输出的交叉调整率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关电源多路稳定输出的自调节线路,降低多路输出电源的待机功率,提高输出交叉调整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开关电源多路稳定输出的自调节线路,其包括一多绕组变压器,多绕组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和两组以上的次级绕组,其中一组次级绕组作为主反馈输出,其他组的次级绕组作为次反馈输出;每组次级绕组的两端子之间连接有一输出电路,每路输出电路包括一个第一二极管和一个以上的有极性电容,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对应次级绕组的正极端子,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一个以上有极性电容的正极,一个以上有极性电容的负极连接次级绕组的负极端子,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作为对应反馈输出的正极端子,次级绕组的负极端子作为对应反馈输出的负极端子;其特征在于:每路作为次反馈输出的次级绕组的电路的二极管的两端并接一负载调节电路,负载调节电路包括MOS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对应路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电阻R2连接MOS管的栅极,MOS管的栅极通过一无极性电容接地,MOS管的漏极通过电阻R1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MOS管的源极接地。
进一步地,次级绕组为两组,一组次级绕组作为主反馈输出,另一组作为次反馈输出。
进一步地,每路反馈输出电路的有极性电容为3个。
进一步地,电阻R2和无极性电容构成RC电路,电阻R2和无极性电容的时间常数配置为大于10倍的输入脉宽。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开关电源多路稳定输出的自调节线路,其包括一多绕组变压器,多绕组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和两组以上的次级绕组,其中一组次级绕组作为主反馈输出,其他组的次级绕组作为次反馈输出;每组次级绕组的两端子之间连接有一输出电路,每路输出电路包括一个第一二极管和一个以上的有极性电容,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对应次级绕组的正极端子,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一个以上有极性电容的正极,一个以上有极性电容的负极连接次级绕组的负极端子,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作为对应反馈输出的正极端子,次级绕组的负极端子作为对应反馈输出的负极端子;每路作为次反馈输出的次级绕组的电路的二极管的两端并接一负载调节电路,负载调节电路包括三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电阻R2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无极性电容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进一步地,次级绕组为两组,一组次级绕组作为主反馈输出,另一组作为次反馈输出。
进一步地,每路反馈输出电路的有极性电容为3个。
进一步地,电阻R2和无极性电容构成RC电路,电阻R2和无极性电容的时间常数配置为大于10倍的输入脉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0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剂加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卷芯串联结构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