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鹤拳训练型武术棍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2082.2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0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苏振耀;魏海亮;王健臣;林建美;赖丽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365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鹤 训练 武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武术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鹤拳训练型武术棍,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武术棍主体,且左边武术棍主体右侧固定连接有另一武术棍主体,所述武术棍主体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包括延长杆,两组所述武术棍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延长杆,且延长杆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两组所述装置主体内壁上下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装置可以使得武术棍主体在不使用时可以被收缩,这样在携带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并且当需要使用时也可以快速将武术棍主体拉长投入训练,节约了训练人员的时间,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武术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鹤拳训练型武术棍。
背景技术
白鹤拳又名永春白鹤拳,是明末开始发展的福建省民间传统拳术之一,渐次发展出四个派别,依其外形姿势特性等,分为飞、鸣、宿、食等四类,统称为白鹤拳,鹤拳注重两臂弹抖之劲,出手如弓发箭,实进虚退,借势使力,并且白鹤拳在训练期间需要用到武术棍来进行训练,因此白鹤拳用武术棍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现已基本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的白鹤拳训练型武术棍由于有一定的长度,所以在携带过程中由于武术棍过长,很容易对旁边的人造成伤害,并且武术棍过长在携带过程中并不是很方便携带,因此急需一种白鹤拳训练型武术棍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鹤拳训练型武术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武术棍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鹤拳训练型武术棍,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武术棍主体,且左边武术棍主体右侧固定连接有另一武术棍主体,所述武术棍主体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包括延长杆,两组所述武术棍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延长杆,且延长杆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两组所述装置主体内壁上下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组所述第一滑块皆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上下两侧,且武术棍主体内壁上下两侧皆开设有开槽,两组所述开槽内壁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外表面皆套设有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外表面皆固定连接有凸块,且凸块外表面皆套设有移动杆,两组所述移动杆远离开槽的一端皆通过转轴连接有拨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开槽内壁。
优选的,所述武术棍主体两端设置有防护机构,且防护机构包括橡胶垫,两组所述武术棍主体顶端外壁皆贴合有橡胶垫,且橡胶垫外壁皆固定连接有夹持圈,两组所述夹持圈内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橡胶垫外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两组所述第二连接块外侧皆固定连接有套杆,且第一连接块内侧皆固定连接有插杆,两组所述插杆插设在套杆内部开设的孔洞中,两组所述插杆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优选的,两组所述套杆内部两侧皆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部皆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两组所述第二滑块皆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块两侧。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杆,且第一铰接杆另一端皆铰接有第二铰接杆,两组所述第二铰接杆另一端皆固定连接在套杆内部,且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之间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和夹持圈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外表面缠绕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固定连接在橡胶垫和夹持圈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学院,未经三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2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氧化电泳加工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白鹤拳安全型武术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