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耦合谐振式的手机无线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2673.X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2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闫德鑫;杨军;彭云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7/00;H04M1/04 |
代理公司: | 潍坊诺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9 | 代理人: | 荣晓宇 |
地址: | 421009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谐振 手机 无线 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耦合谐振式的手机无线充电器,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包括支撑底座、手机放置板和固定板,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插座,所述固定插座的顶部两端均开设有固定插槽,所述固定插座的底端一侧插接有电线管,所述电线管内设有连接电线,所述固定插座的内部设有线圈放置槽,所述线圈放置槽的内部设有发送线圈,所述手机放置板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手机放置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手机放置结构,能够使人们方便的放置手机并进行稳定的固定;通过设置的放置板结构,能够当人们取下手机进行使用时也能够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过设置的多级别推板结构,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放置的手机进行角度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是一种磁耦合谐振式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但中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质量、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即时性、特殊场合、特殊地理环境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方式,它不需要电源线,依靠电磁波传播,然后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无线充电。
但是,目前通常的手机无线充电器结构设置一般较为简单,仅能起到简单的无线充电功能,由于无线充电区别于传统的有线充电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充电线的连接,但是,由于没有充电线对手机进行连接,当人们放置手机后,无法很好的对手机进行稳定的固定,从而导致人们容易将手机碰落,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手机摔坏,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传统的手机无线充电器属于固定设置,人们在手机的充电过程中必须将手机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才能进行充电,若需要使用手机将手机拿下后,则无线充电就会断开,导致人们无法在使用手机的同时也能够方便的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常的手机无线充电器一般结构设置较为简单,当放置手机后,手机只能平面的放置在充电器上,人们无法根据自身需要方便的对手机进行角度的调节,从而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磁耦合谐振式的手机无线充电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耦合谐振式的手机无线充电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通常的手机无线充电器结构设置一般较为简单,仅能起到简单的无线充电功能,由于无线充电区别于传统的有线充电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充电线的连接,但是,由于没有充电线对手机进行连接,当人们放置手机后,无法很好的对手机进行稳定的固定,从而导致人们容易将手机碰落,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手机摔坏,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传统的手机无线充电器属于固定设置,人们在手机的充电过程中必须将手机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才能进行充电,若需要使用手机将手机拿下后,则无线充电就会断开,导致人们无法在使用手机的同时也能够方便的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常的手机无线充电器一般结构设置较为简单,当放置手机后,手机只能平面的放置在充电器上,人们无法根据自身需要方便的对手机进行角度的调节,从而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未经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26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控制校准复位用定位装置
- 下一篇:涂胶显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