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2769.6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0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06 | 分类号: | A61G13/06;A61G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介入 手术 操作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操作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器,旋转轴的上端面设置有板体,板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控制面板与防护筐,板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滑槽、固定件与托盘,固定件的前端面设置有调节孔,调节孔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梢,固定件的后端面设置有磨砂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件、调节孔、固定梢与磨砂层,使装置能对消毒铺巾进行固定,防止在手术时消毒铺巾发生移动,避免患者流出的体液对床体造成污染,为医护人员的清洁工作提供便利,通过设置防护筐,能对导流装置进行保护,防止医护人员对导流装置造成挤压,避免导流装置受到损坏,为医护人员的使用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操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治疗,医务人员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支架系统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的一种手段,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的诊断和治疗。
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装置不能对手术时用到的消毒铺巾进行固定,导致在手术时消毒铺巾容易发生移动,使患者流出的体液容易对床体造成污染,不利于医护人员的清洁工作。
2、传统装置不能对与患者连接的导流装置进行保护,导致医护人员容易对导流装置造成挤压,使导流装置易受到损坏,不利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解决了传统装置不能对消毒铺巾进行固定且不能对导流装置进行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内侧面设置有刹车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器,所述升降器的上端面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上端面设置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控制面板与防护筐,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挂钩,所述板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枕垫,所述板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滑槽、固定件与托盘,所述固定件的前端面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梢,所述固定件的后端面设置有磨砂层,所述滑槽的前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设置有托手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轮活动连接于底座的下端面,所述升降器活动连接于底座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轴活动连接于升降器的上端面,所述板体固定连接于旋转轴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面板与防护筐均固定连接于板体的下端面,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板体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钩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一侧,所述枕垫活动连接于板体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与托盘均固定连接于板体的前端面,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于板体的前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孔固定连接于固定件的前端面,所述固定梢活动连接于调节孔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磨砂层固定连接于固定件的后端面,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于滑槽的前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台,通过设置固定件、调节孔、固定梢与磨砂层,使装置能对消毒铺巾进行固定,防止在手术时消毒铺巾发生移动,避免患者流出的体液对床体造成污染,为医护人员的清洁工作提供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未经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2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计量工具用的吸附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制品喷涂用涂料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