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两相厌氧UITA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2777.0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6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王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C12M1/107;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淮安睿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2 | 代理人: | 汤小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两相 uita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两相厌氧UITA反应装置,包括:罐体和汽水分离器,罐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堰;罐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出水堰之间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反应区、厌氧产甲烷区和清水区,水解酸化反应区与厌氧产甲烷区的体积比大于1:3;水解酸化反应区与厌氧产甲烷区之间设置有泥水分离器;厌氧产甲烷区与清水区之间设置有三相分离器;泥水分离器与汽水分离器通过甲烷上升管相连接;三相分离器与汽水分离器通过循环上升管相连接;汽水分离器上设置有沼气管、药剂管和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与厌氧产甲烷区相连接。水解酸化反应与厌氧产甲烷反应可独立进行不仅节省占地及建设和运行费用而且使得厌氧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两相厌氧UITA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两相厌氧法是一种新型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即把厌氧反应的产酸和产甲烷两个阶段反应独立进行并按照各自最佳的环境条件运行,然后串联产酸和产甲烷反应形成两相厌氧发酵系统。
常规的两相厌氧反应器一般由两个反应器组合而成,一个为水解酸化反应器另外一个为产甲烷反应器,两个反应器通过管道连接,由于水解酸化反应速度快而产甲烷反应相对于水解酸化反应来说速度较慢,因此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容积较产甲烷反应器小,导致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出水需经过一次泵的提升才能进入产甲烷反应器;由于需要建造两个反应器且需要一次泵的提升,因此常规的两相厌氧反应器的基建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且电耗高。
公告号为:CN 110092469 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有机废液/高浓度硝酸盐废液协同脱氮除有机碳的两相厌氧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需建造两个反应器且需要一次泵的提升基建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且电耗高,同时水解酸化反应器的水解酸化污泥无法回流到水解酸化反应器,随着反应的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器内污泥逐渐流失会导致水解酸化反应异常;
公告号为:CN 108179103 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双环嵌套两相一体式厌氧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采用内外双环嵌套式结构的厌氧消化罐,厌氧消化罐的内环作为水解酸化反应器,外环作为产甲烷反应器,由于产甲烷反应器的容积需大于水解酸化反应器而两个反应器的高度相同,从而外环产甲烷反应器的底面积要大于内环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底面积,因此在运行时外环产甲烷反应器内的水力搅拌能力小,产甲烷菌与经产酸后的废水传质效果降低,导致产甲烷反应效率低下。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两相厌氧反应器反应效率低、基建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且电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两相厌氧UITA反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相厌氧反应器反应效率低、基建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且电耗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两相厌氧UITA反应装置,包括:罐体和汽水分离器,所述罐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堰;所述罐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堰之间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反应区、厌氧产甲烷区和清水区,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区与所述厌氧产甲烷区的体积比大于1:3;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区与所述厌氧产甲烷区之间设置有泥水分离器;所述厌氧产甲烷区与所述清水区之间设置有三相分离器;所述泥水分离器与所述汽水分离器通过甲烷上升管相连接;所述三相分离器与所述汽水分离器通过循环上升管相连接;所述汽水分离器上设置有沼气管、药剂管和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与所述厌氧产甲烷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泥水分离器上靠近所述厌氧产甲烷区的一侧设置有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过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过水孔的开孔比小于1‰。
进一步地,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区的pH低于6.5。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产甲烷区上设置有加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堰上设置有出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2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配电设备用隔离开关
- 下一篇:曲轴轴向力加载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