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面同心多色变光智能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4337.9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0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5/43;F21S45/48;F21V19/00;F21W102/00;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越超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陈美霞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面 同心 多色 智能 灯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面同心多色变光智能灯具,包括LED智能灯模组、热导管、散热模块和智能驱动器,所述热导管为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导热柱体,所述LED智能灯模组贴装设置在所述热导管的每一外侧表面上,所述热导管后端安装设置有散热模块,所述LED智能灯模组、散热模块和智能驱动器电连接,所述智能驱动器能够控制LED智能灯模组打开或关闭。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多面同心的导热管上安装灯模组,灯具能够360°多面发光,因此向前方汇聚的发光焦点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在切换变光时不会影响到驾驶者,解决了原有设计变光时焦点位置错位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散热效率,散热效果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面同心多色变光智能灯具。
背景技术
汽车灯,为保证安全行车而安装在汽车上的各种交通灯。分照明灯和信号灯两类。合格的汽车灯应符合相应的光度、色度和基本环境试验规范,照明灯要提供良好照明,并应尽量减少眩光。对于前照灯,为了兼顾上述两方面要求,采用远光和近光两种工况。远光是在前方无来车或不尾随其他汽车时使用的远距离照明光束,由位于反射器焦点上、功率较大的主灯丝产生,光束方向近似水平。此外,为了在远、近光工况变换时,不至于因为明暗变化悬殊而使驾驶员短时间丧失辨认能力,因而规定:所有前照灯的远光最大发光强度总和不得超过22.5万坎德拉。近光是在交会车或尾随其他汽车时使用的近距离照明光束,由功率较小的副灯丝产生,因偏离反射器焦点和光轴,光束向下投射。为了限制水平方向以上的光束,通常在副灯丝下方装有金属挡光罩,这样在垂直屏幕上就形成具有明暗陡变的光形,交会车时,来车驾驶员眼睛位于近光光形暗区内,从而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眩光。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LED汽车大灯,在使用时存在一些缺陷,LED汽车大灯无法声控,且 LED汽车大灯无法智能切换车灯颜色。因此设计有申请号为CN201820031163.X一种智能语音遥控的变光LED汽车大灯,包括插头,所述插头的一端通过电线连接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的内部安装有PC08F-DLY-90S接收控制器,所述PC08F-DLY-90S接收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YL-Z-64LED主控器、放大器和i5-4670处理器,所述放大器位于YL-Z-64LED主控器和i5-4670处理器之间,所述PC08F-DLY-90S接收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有发射器,所述发射器的内部设置有智能语音控制发射器,所述驱动盒的一端通过电线连接有 LED智能灯,所述LED智能灯的内部安装有黄灯和白灯,且LED智能灯远离黄灯和白灯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盒,所述散热盒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且散热盒的两侧表面均安装有防堵百叶窗,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散热扇,所述黄灯、白灯和伺服电机均与YL-Z-64LED主控器电性连接,所述YL-Z-64LED主控器、放大器和i5-4670处理器均与PC08F-DLY-90S接收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PC08F-DLY-90S接收控制器与插头电性连接,所述插头和智能语音控制发射器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该设计能够通过语音智能控制切换灯光,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为采用两面发光的灯组模块,在切换不同颜色灯光时,灯光的焦点位置会有偏移,对驾驶员的视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原设计通常采用普通的铜或铝制散热器,散热效果不佳。
现需要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可变光智能灯具,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面同心多色变光智能灯具,通过对现有汽车灯具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现有变光车灯在切换时会产生焦点偏移,且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面同心多色变光智能灯具,包括LED智能灯模组、热导管、散热模块和智能驱动器,所述热导管为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导热柱体,所述LED智能灯模组贴装设置在所述热导管的每一外侧表面上,所述热导管后端安装设置有散热模块,所述LED智能灯模组、散热模块和智能驱动器电连接,所述智能驱动器能够控制LED智能灯模组打开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4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