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机二库实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4908.9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权;杨德伟;陈东红;张沈贺;陈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共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龚昌旦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机二库实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一种一机二库实训装置,包括有库体、实训模块、操作台a、操作台b,所述库体设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实训模块包括有机座、冷凝器、压缩机、储液罐、节流装置、蒸发器和管路,蒸发器包括有冷冻蒸发器和冷藏蒸发器,节流装置包括有节流装置a和节流装置b,操作台a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源的电源总开关,操作台b上设有电路转换开关、考核电路、继电器开关和信号采集点,继电器开关和信号采集点均设有若干个,且设置在考核电路上,体积比较小,可以时刻观察运行状况,还包括有考核模式和实训模式,可以实现实训模式和考核模式的切换,使得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使用,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机二库实训装置。
背景技术
一机二库的特点是通过一套装置实现两个制冷系统,供二个库体进行制冷,其中一个库体用于冷冻,另一个库体用于冷藏,制冷系统维护、保养及维修的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冷库比较大,新手在维修制冷工的实训的时候比较不方便,而且新手维修制冷工在考核的时候也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机二库实训装置,体积比较小,可以时刻观察运行状况,还包括有考核模式和实训模式,可以实现实训模式和考核模式的切换,使得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使用,实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一种一机二库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库体;所述库体设有冷冻室和冷藏室;
实训模块;实训模块包括有机座、冷凝器、压缩机、储液罐、节流装置、蒸发器和管路,节流装置可以是毛细管或者是膨胀阀,冷凝器、压缩机、储液罐和节流装置设置在机座上,蒸发器包括有冷冻蒸发器和冷藏蒸发器,冷藏蒸发器设置在冷藏室位置,冷冻蒸发器设置在冷冻室位置,节流装置包括有节流装置a和节流装置b,冷凝器、压缩机、储液罐、节流装置a和冷冻蒸发器经管路连接形成冷冻回路,冷凝器、压缩机、储液罐、节流装置b和冷藏蒸发器经管路连接形成冷藏回路;
操作台a;操作台a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源的电源总开关;
操作台b;操作台b上设有电路转换开关、考核电路、继电器开关和信号采集点,继电器开关和信号采集点均设有若干个,且设置在考核电路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一机二库的工作原理进行展示,体积小、操作方便,可以便于实训的对象进行观察和了解,而且通过设置两个蒸发器形成冷冻回路和冷藏回路,可以节约成本的消耗,通过转换开关,可以将电源直接给实训模块供电,或者是将电源连接至考核电路上再通过考核电路给实训模块供电,实现实训模式和考核模式二种功能的切换,使得可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实训模式时,可以控制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储液罐等制冷设备工作,实现实训装置的正常控制运行的功能,考核模式时,通过控制继电器开关把考核电路的关键节点断开形成一个电器考核系统,可以让人练习电器故障的实训,信号采集点可供电路检测,实现故障确认,电源总开关可以便于总电源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机座上设有收纳腔a和收纳腔b,操作台a滑动设置在收纳腔a内,收纳腔a上设有供操作台a滑出收纳腔a的开口a,操作台b滑动设置在收纳腔b内,收纳腔b上设有供操作台b滑出收纳腔b的开口b。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操作台a和操作台b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收入对应的收纳腔内,开口可以便于对应的操作台出入对应的收纳腔。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位于储液罐输出端的管路上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设有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冷冻蒸发器与第一出液管连接,冷藏蒸发器与第二出液管连接。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过滤器可以过滤掉冷凝液内的杂质,再将冷凝液传送到对应的蒸发器上,使得可以增加蒸发器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49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