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光遗传功能的光纤记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6705.3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3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罗敏敏;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奥星科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11B7/0045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张松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遗传 功能 光纤 记录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光遗传功能的光纤记录系统,包括信号调制装置、锁相放大器、光源光路、荧光探测光路,其中光源光路为耦合光纤束,包括荧光激发光或光遗传刺激光。信号调制装置与荧光激发光的发光单元相连,用于将荧光激发光调制到与光遗传刺激光不同的频率;光遗传刺激光和荧光激发光耦合后进入光纤,荧光探测光路用于反射荧光激发光和光遗传刺激光同时穿透待测物的荧光信号;锁相放大器与荧光探测光路相连,用于将荧光信号解调输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信号调制装置将光纤记录系统的信号频率调制到与光遗传系统的不同频段,从而消除光遗传系统光源的干扰,实现光遗传和光纤记录系统的同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记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光遗传功能的光纤记录系统。
背景技术
神经元活动信号的检测是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电生理记录等常规手段存在技术难度大、通量低、不具特异性和缺少空间分辨率等诸多问题。光学神经探针如钙敏感荧光探针、神经递质敏感探针、电压敏感探针的发展使得光学成像技术应用于神经活动的检测和记录成为了可能,并且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技术的缺陷,是对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检测技术的重要补充。
光遗传学是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的光控方法选择并打开了某种生物的一类细胞,可帮助科学家研究某类神经元的特殊功能。光遗传通常需要某一波长的光达到特定的光密度才能打开某一离子通道。这两种技术通常需要结合使用,如先采用高亮度的激光器进行光遗传学实验,然后采用光纤记录系统检测神经的活动。
目前,大部分仪器光遗传系统和光纤记录系统是相互独立的,无法满足科研人员对神经元活动同时刺激和荧光成像记录的需求,因此带光遗传功能的光纤记录系统在科研市场有着广泛的需求。而现有的带光遗传功能的光纤记录系统因为两种系统光源的强度差异较大,光遗传系统的光源功率为毫瓦量级,光纤记录系统的光源强度为微瓦量级,光纤记录系统记录到的信号会受到光遗传系统的干扰,系统功能受到用户诟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光遗传功能的光纤记录系统,通过信号调制装置将光纤记录系统的信号频率调制到与光遗传系统的不同频段,从而消除光遗传系统光源的干扰,实现光遗传和光纤记录系统的同时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光遗传功能的光纤记录系统,包括信号调制装置、锁相放大器、光源光路、荧光探测光路;所述光源光路为耦合光纤束,包括荧光激发光或光遗传刺激光的发光单元;所述信号调制装置与荧光激发光的发光单元相连,用于将荧光激发光调制到与光遗传刺激光不同的频率;所述光遗传刺激光和荧光激发光耦合后经光纤连接荧光探测光路的输入端,荧光探测光路用于反射荧光激发光和光遗传刺激光同时检测穿透待测物激发的荧光信号;所述荧光探测光路的输出端与锁相放大器相连,用于将荧光信号解调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探测光路包括二向色镜和光电倍增管,所述二向色镜为多截止波长二向色镜,用于反射光源光路的荧光激发光和光遗传刺激光,同时透过待测物激发出的荧光信号返回至光电倍增管。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光路包括多个荧光激发光的发光单元,可发出多个荧光激发光波长。
进一步地,所述二向色镜的数量与荧光激发光的种类相匹配,每相邻两个二向色镜呈90°排布或平行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与二向色镜输入面之间以及二向色镜输出面与光电倍增管之间均设有滤光片,用于滤除光源光路中的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光遗传刺激光发光强度的峰值波动小于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带光遗传功能的光纤记录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信号调制装置将光遗传刺激光和荧光激发光调制到不同的频率上,使得光遗传的刺激光和光纤记录系统的荧光激发光在荧光探测光路中互不影响,再通过锁相放大器对特定频率的荧光信号解调输出,从而在探测端排除光遗传刺激光对光纤记录系统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奥星科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千奥星科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6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