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消能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9157.X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7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榕梅;包涵;李力;孙志慧;纪文龙;叶际诚;叶松;刘欣然;陈宇娜;韩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11/02;E03B7/07;E03B7/09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消能回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消能回用装置,其包括壳体、隔离板、回用器及管路组件,所述隔离板沿竖向布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侧壁连接,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所述隔离板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如此配置,可使雨水自进水管流入第一腔室,待第一腔室的雨水溢出后通过第三腔室流入第二腔室,并自出水管流出,减少雨水对下凹绿地的冲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消能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为适应海绵城市建设,许多地块有雨水断接的要求,即改变建筑物的屋顶雨水的径流途径,原本排入窨井的屋顶雨水改为排至下凹绿地等调蓄设施,减少洪峰流量,提高水质。由于高层建筑物雨水管底部的压力较大,如果直接接入下凹绿地中会造成冲刷,因此现有的绿地雨水断接只适用于多层建筑物,不适用于高层建筑物。为了减少高层建筑物屋顶雨水断接时对下凹绿地的冲刷,需设计一种既适用于高层建筑,又能满足蓄水回用要求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消能回用装置,以解决高层建筑物屋顶雨水断接时对下凹绿地冲刷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消能回用装置,其包括壳体、隔离板、回用器及管路组件,
所述隔离板沿竖向布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侧壁连接,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所述隔离板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所述回用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回用器距离第一腔室的底部的高度的范围在所述第一腔室的高度的预定范围内;
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容积至少为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的两倍。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壳体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的距离不小于10cm。
可选的,所述预定范围在25%~50%之间。
可选的,述管路组件还包括一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连通,且所述放空管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放空管异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设置有防虫网罩。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异于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设置防虫网罩。
可选的,所述管路组件还包括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用于承载空调外机,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分布的翻口,所述翻口用于限定空调外机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雨水消能回用装置还包括基础座,所述壳体搁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基础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9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阳LED显示屏驱动芯片的预充电电路
- 下一篇:多单元智能摆渡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