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90709.9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2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文;吴建华;周超;闫斌娴;韩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型 陀螺仪 模组 模式 姿势 主动 矫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包括挂耳固定夹、矫正器主体、提示矫正单元,所述两个矫正器主体和挂耳固定夹固定连接,所述矫正器主体的尾部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提示矫正单元,可以实现头部姿势在三个不同轴位上的实时监测和提示矫正的效果,对于佩戴眼镜和不佩戴眼镜的人群都可适用,而且对于眼部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的患者能很好的避免因为体位保持时间不充分而导致治疗失败和更多的医疗经费投入,佩戴方便和轻巧,提示方式多样,对周边其他人群干扰极小,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矫正器是佩戴在眼镜支脚的耳朵以后的部位,不仅不加重眼镜对鼻梁的承压力,还借助耳朵的支点作用,通过杠杆原理使得眼镜对鼻梁的承压力减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姿势主动矫正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学生在阅读和书写过程中,由于头位和身体姿势不正确,容易导致眼睛与书本之间的工作距离较近,进而导致近视,而且发生近视后,还进一步加重头位和身体姿势的代偿性倾斜,引起眼睛的工作距离进一步缩短,如此恶性循环,容易形成近视度数加速增长,甚至出现弱视。现有的市面上有少量监测眼睛到书本(或电脑)的工作距离的设备,但这些设备大多是利用光线测距原理,监测眼睛到书本的工作距离,却难以实时、全面地发现和提示矫正人的头部在各个解剖平面(如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发生的角度变化,例如头位的左右转动、头位左右倾斜和头位的前后仰俯。往往出现监测的过程中,眼睛的工作距离是符合眼部卫生要求的,但实际双眼到书本的工作距离是存在差异的,双眼眼球的眼位是呈“斜视”状态,这样会造成或是加重双眼的屈光参差,进而造成屈光参差性弱视或是双眼立体视功能减退。市面上现有的监测设备大多针对已佩戴框架眼镜的人群,而且设备往往安装在眼镜支脚的耳朵以前的部位,都会加重眼镜鼻托对鼻梁皮肤组织的承压力,增加了佩戴的不适感,市面上另有一些摆放在桌子上的监测设备也存在佩戴不方便,适用环境有限,对周围人群干扰影响较大的问题。鉴于这些情况,我们需要有更合适的方法的实时监测头部的姿势变化。
对于眼科手术中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部分患者,由于术中玻璃体腔内填充了气体或是硅油后,应手术的要求,需要患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特定的头部角度休息,维持眼内病变的部位朝上或是特定的方向,以利于病变的修复,比如手术后要求患者面部朝下的俯卧位,或是半卧位,亦或是左、右侧卧位休息。虽然在手术后的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反复跟患者强调术后体位要求的重要性,但患者在还未适应这种体位要求之前,由于既往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在其进入睡眠后不自觉的出现体位的改变(如翻身、偏头等),没有保持足够长时间的术后体位要求,人为的造成眼内病变部位愈合不佳,导致疾病的复发或视功能的进一步损伤。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有能适时监测和提示患者体位的设备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包括挂耳固定夹、矫正器主体、提示矫正单元、卡箍、连接板、插柱、插孔、橡胶壳体、微陀螺仪感应模块、信号传出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姿势矫正处理模块和反馈提醒模块,所述两个矫正器主体和挂耳固定夹固定连接,所述矫正器主体的尾部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提示矫正单元。
优选的,所述挂耳固定夹包括卡箍、连接板和插柱,所述卡箍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插柱,所述挂耳固定夹通过插柱插接固定在矫正器主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矫正器主体包括插孔、橡胶壳体、微陀螺仪感应模块和信号传出模块,所述橡胶壳体的内部偏上端位置处设置有插孔,所述橡胶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微陀螺仪感应模块,所述橡胶壳体的内部偏下端位置处设置有信号传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90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泊松光斑显微镜
- 下一篇:一种浓缩过程自动润洗试管壁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