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办公场所的采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91062.1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0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内得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S8/00;F21V3/02;F21V3/06;F21V8/00;F21V9/00;F21V23/06;F21V23/00;F21V31/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7 | 代理人: | 梁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办公 场所 采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办公场所的采光系统,包括漫射器和采光罩,所述漫射器安装在屋顶下方,漫射器内部设置有电力照明系统,所述采光罩安装在屋顶上方暴露在外,采光罩下方设置有导光管,导光管内部设置防盗网,导光管外侧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外侧壁与墙体接触,密封圈上设置防水套圈,防水套圈与防水套配合,防水套顶部与采光罩连接,防水套圈与防水套上开有螺孔。螺孔与防盗螺丝配合,导光管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圈,固定圈与漫射器连接。该节能型办公场所的采光系统,结构设置合理,通过利用自然光对办公场所进行照明大大节约了电力消耗,漫射器可避免眩光对人的影响,如此便能够更好的保证员工的健康办公,促进采光系统行业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办公场所的采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办公建筑中,由于日光的直射,南向的办公空间会产生较大的眩光,对工作人员产生干扰和影响,尤其是电脑办公,基于此,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在日光充足的白天,南向办公场所的外窗都闭着窗帘,屏蔽了日光,办公人员依旧使用内部的人工灯光照明进行办公,对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对外部充足的光线也没有进行合理的利用。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采光的技术,能够更好的保证的办公人员的将康办公,促进采光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办公场所的采光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产生眩光、浪费资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办公场所的采光系统,包括漫射器和采光罩,所述漫射器安装在屋顶下方,漫射器内部设置有电力照明系统,漫射器和电力照明系统连接有导线,导线与照明控制器连接,照明控制器安装在侧墙上,所述采光罩安装在屋顶上方暴露在外,采光罩下方设置有导光管,导光管内部设置防盗网,导光管外侧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外侧壁与墙体接触,密封圈上设置防水套圈,防水套圈与防水套配合,防水套顶部与采光罩连接,防水套圈与防水套上开有螺孔,螺孔与防盗螺丝配合,密封圈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圈,固定圈与漫射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采光罩为半球形结构,采光罩由PC材料与UV材料混合制成。
优选的,所述导光管为直筒结构、厚度为5mm,导光管由铝材制成,导光管内部覆有多层反光膜。
优选的,所述防水套圈和防水套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防水套圈和防水套表面氧化、喷塑。
优选的,所述漫射器整体为圆形结构,漫射器为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螺纹透镜组成。
优选的,所述电力照明系统由LED灯组成,LED灯围绕漫射器外轮廓一圈。
优选的,所述导线设置在屋顶和侧墙墙体的内部,照明控制器也设置在侧墙里面。
优选的,密封圈的长度大于屋顶的厚度,由CR氯丁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节能型办公场所的采光系统,结构设置合理,通过利用自然光对办公场所进行照明大大节约了电力消耗,漫射器可避免眩光对人的影响,如此便能够更好的保证员工的健康办公,促进采光系统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漫射器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漫射器位置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防盗网俯视图。
图中:1、漫射器,2、电力照明系统,3、固定圈,4、屋顶,5、防盗螺丝,6、防水套,7、防水套圈,8、密封塞,9、采光罩,10、导光管,11、防盗网,12、导线,13、侧墙,14、照明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内得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内得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91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