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的导电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93265.4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5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郑琦林;巩燕龙;廖晓芮;张红;高峰;张浩;刘月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刘静怡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尺寸 触摸屏 导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的导电膜,包括PET基材层,所述PET基材层上方依次设置有非氧化单晶硅层、氮化硅层、SiO2层和ITO层,所述PET基材层厚度设置为23um,所述非氧化单晶硅层厚度设置为0.9~1.2nm,所述氮化硅层厚度设置为15.9~17.5nm,所述SiO2层厚度设置为22.8~23.9nm,所述ITO层厚度设置为129~140nm。本实用新型在镀膜前首先进行钛靶轰击,改变膜层表面微型面貌,增加膜层附着力,非氧化单晶硅的引入进一步活化了膜层,为后面溅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防止膜层过厚导致镀层脱落,科学控制气体在腔室内分布,膜层均匀化最优,成品应用在86寸大尺寸触摸屏上不会出现明显可感的延迟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触摸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的导电膜。
背景技术
目前面上常见的柔性导电膜多使用卷对卷真空磁控溅射技术,生产出的产品方阻大多在100Ω/口及以上,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其后端TP(Touch Panel)使用蚀刻后的导电膜用来捕捉触摸信号,应用在大尺寸触摸屏上时,由于方阻高、通道长,导致触摸信号从发出到接受的时间差较长,也就是触控延迟现象。高方阻导电膜制约了显示屏尺寸大小,低阻(100Ω/口及以下)导电膜由于其方阻低,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恰能解决触控延迟问题。目前大尺寸触摸屏正成为行业内新的趋势,可应用教室、商场、办公室、医院等场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捷。
针对高方阻导电膜应用在86寸等大尺寸触摸屏上出现触控延迟现象,我司自主研发的柔性低阻高透导电膜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也有同行生产出了低阻柔性导电膜,但在生产中,ITO层的厚度与其方阻成反比,即ITO层越厚方阻越低,ITO层越薄方阻越高,要想得到低阻导电膜就需要增加ITO层厚度,但ITO层厚度增加,导电膜就会变黄;行业内使用的PET基材大多为50-188um,较厚的基材将使大尺寸触摸屏变得更加笨重。目前低阻导电膜镀层厚度均超过100nm,镀膜过后将导致成品较脆,弯折容易发生镀层脱落。对于高方阻产品,ITO层较薄,腔室内气体分布对整体产品均匀性影响较小;针对低阻产品,镀层较厚,腔室内气体分布将会直接影响成品整体性能均匀性。
现有柔性导电膜多用于小尺寸触摸屏,应用在大尺寸触摸屏时由于通道过长,导致反应延迟。在人机交互迅猛发展的今天,触摸屏出现延迟是致命的。在未来,大尺寸触控显示上的人机交互势必成为趋势,这就对柔性导电膜的要求很高。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大尺寸屏幕,例如交互电视,其尺寸过大,使用时可明显感受到延迟,并未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的导电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的导电膜,包括PET基材层,所述PET基材层上方依次设置有非氧化单晶硅层、氮化硅层、SiO2层和ITO层,所述PET基材层厚度设置为23um,所述非氧化单晶硅层厚度设置为0.9~1.2nm,所述氮化硅层厚度设置为15.9~17.5nm,所述SiO2层厚度设置为22.8~23.9nm,所述ITO层厚度设置为129~140nm。
优选的,所述PET基材层远离非氧化单晶硅层一侧连接有OCA光学胶层,所述OCA光学胶层厚度设置为22nm。
优选的,所述非氧化单晶硅层厚度设置为1nm。
优选的,所述氮化硅层厚度设置为16.7nm。
优选的,所述SiO2层厚度设置为23.3nm。
优选的,所述ITO层厚度设置为132nm。
优选的,所述氮化硅层为氮化物Si3N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93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