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蒽醌法过氧化氢装置在线自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93906.6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4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渠;张雅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卓新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G01N21/17;C01B15/023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韦乃荣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蒽醌法 过氧化氢 装置 在线 自动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蒽醌法过氧化氢装置在线自动检测系统,主要用于工作液中过氧化氢浓度及氢蒽醌浓度的在线自动检测。所述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检流器、进液阀、排液阀、连接管道和控制线路。传感器依据色度计工作原理,能够快速、连续、实时地检测工作液中过氧化氢及氢蒽醌,输出氢化效率、氧化效率、萃余液过氧化氢浓度、工作液过氧化氢浓度等检测结果并输出检测结果信号。易于维护,运行稳定、可靠,不污染被测样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线自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蒽醌法过氧化氢装置在线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蒽醌法制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生产工艺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工业生产方法,其过程主要包括:用有机溶剂(重芳烃、磷酸三辛酯,有时也包含醋酸甲基环己酯、四丁基脲等极性溶剂)溶解工作载体(烷基蒽醌,简称蒽醌)配制成工作液。在氢化工序中,在催化剂和氢气的作用下,蒽醌加氢还原生成氢蒽醌(此时的工作液又称为氢化液);然后在氧化工序中,氢化液经过空气或氧气氧化,烷蒽醌变回蒽醌,同时得到过氧化氢(此时的工作液又称为氧化液);然后在萃取工序中,利用纯水对溶解在氧化液中的过氧化氢进行萃取得到过氧化氢溶液(即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又称为萃取液,也称为粗产品);然后在后处理工序中,萃取后的工作液(此时的工作液又称为萃余液)经过再生处理,再生处理后的工作液(此时的工作液又称为再生工作液或循环工作液)返回到氢化工序,开始下一次循环。
氢蒽醌浓度一般以反应后产生的过氧化氢浓度(g/l)表示,称为氢化效率。在氢化工序中常伴有副反应(降解)的发生,产生蒽醌的降解物,导致蒽醌消耗的增加。工作液中氢蒽醌量和总蒽醌的比值称为氢化程度,降解副反应的发生与氢化程度密切相关;同时,氢化效率又是表征催化剂生产能力的一项参数。因此,及时测定氢蒽醌的浓度,转换为氢化效率,并快速反馈到生产控制系统,对生产控制非常重要。
氧化液中过氧化氢浓度(g/l)称为氧化效率。在氧化工序中,如果氢蒽醌没有被完全氧化,首先会使氧化收率(氢蒽醌氧化为过氧化氢的百分数称为氧化收率)降低;其次剩余的氢蒽醌会在后处理工序与空气反应,产生过氧化氢,再随工作液循环到氢化工序。然后在氢化工序中,过氧化氢与催化剂接触分解产生氧气,该氧气与氢气混合成爆炸性混合物,形成安全隐患。所以,及时测定氧化液中剩余氢蒽醌的浓度,或氧化液中过氧化氢浓度,以及再生工作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并及时反馈到生产控制系统,对安全及生产控制非常重要。
萃余液中过氧化氢浓度(g/l)称为萃余液过氧化氢浓度。在萃取工序中,萃余液中剩余的过氧化氢越少表示萃取收率越高,及时测定萃余液中过氧化氢浓度,并反馈到生产控制系统,对安全及生产控制非常重要。
现有的技术是,为了得到氢化效率数据,普遍采用人工取样后,用空气或氧气氧化氢蒽醌,生成过氧化氢,再用纯水萃取得到过氧化氢溶液,采用化学滴定的方法获取氢化效率。该方法从取样到完成分析化验一般需要约30~45分钟,显然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或安全控制的需要。
同样的,为了得到氧化效率数据,普遍采用人工取样后,再用纯水萃取得到过氧化氢溶液,采用化学滴定的方法获取氧化效率。该方法从取样到完成分析化验一般需要约20~30分钟,显然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或安全控制的需要。
萃余液中过氧化氢浓度、工作液中过氧化氢浓度的分析测定,与氧化效率的方法相同。
上述氢化效率的分析测定过程中,用空气或氧气氧化氢蒽醌时有部分过氧化氢随尾气带出,造成分析误差;氧化效率的分析测定中,样品与空气接触后会进一步氧化,同样造成分析误差;萃余液中过氧化氢浓度、工作液中过氧化氢浓度的测定中,因为过氧化氢的含量较低,导致分析的误差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卓新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卓新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93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