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司筒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94575.8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0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翔振模具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浩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0 | 代理人: | 许王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司筒,包括顶管、顶针和滑动杆,所述顶管内侧穿设有所述顶针,所述顶针一端车削有所述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所述顶针的阶梯交界面位置设置有橡胶垫圈。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橡胶垫圈,使得顶针在于顶管之间滑动运动时,顶管内的阶梯端面与顶针上的阶梯断面可以降低硬性磨损,进而保证顶针的顶出效果,保证注塑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司筒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司筒。
背景技术
司筒与顶针配套使用叫做司筒针组件,是塑胶模具配件中的一种。司筒即是在产品上有圆形的通孔或盲孔,而胶位又必须设置顶出所采用的一种顶出装置的金属配件。它由司筒和司筒针组成.司筒装在顶针板上,司筒针装在底板上, 开模后由司筒顶出包在司筒针上的胶位。
现有的阶梯司筒在使用时,顶针与顶管之间的阶梯端面位置在顶针连续滑动的过程中容易磨损,进而影响顶针的顶出效果,使得注塑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实用新型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的阶梯司筒在使用时,顶针与顶管之间的阶梯端面位置在顶针连续滑动的过程中容易磨损,进而影响顶针的顶出效果,使得注塑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司筒,包括顶管、顶针和滑动杆,所述顶管内侧穿设有所述顶针,所述顶针一端车削有所述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所述顶针的阶梯交界面位置设置有橡胶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杆远离所述顶针一端车削有固定环,所述顶管靠近所述固定环一端面设置有钢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可以使得所述滑动杆在所述顶管内的所述滑杆孔中滑动到限定位置,保证所述顶针的顶出效果,所述钢圈可以降低所述固定环与所述顶管之间的磨损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顶管内侧一端车削有滑杆孔,所述滑杆孔一端车削有针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杆孔可以保证所述滑动杆滑动稳定,所述针孔可以保证所述顶针滑动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顶管与所述顶针通过所述针孔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与所述顶管通过所述滑杆孔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杆的滑动可以带动所述顶针稳定滑动,进而将塑胶产品顶出。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圈与所述滑动杆胶接,所述钢圈与所述顶管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垫圈可以降低所述滑动杆与所述顶管之间的磨损程度,保证所述顶针的顶出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针孔与所述滑杆孔交界端面位置成30度斜坡面,所述滑杆孔位置的所述顶管管壁厚度与所述针孔位置的所述顶管管壁厚度之比为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杆孔与所述针孔交界端面位置的30度斜坡面可以使得所述滑动杆与所述顶管之间的碰撞磨损降低。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的阶梯司筒在使用时,顶针与顶管之间的阶梯端面位置在顶针连续滑动的过程中容易磨损,进而影响顶针的顶出效果,使得注塑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橡胶垫圈,使得顶针在于顶管之间滑动运动时,顶管内的阶梯端面与顶针上的阶梯断面可以降低硬性磨损,进而保证顶针的顶出效果,保证注塑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司筒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司筒中滑动杆和顶针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翔振模具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翔振模具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94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用树木支撑装置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