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针织机用自动剪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94953.2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5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利明;吴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鸿企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34 | 分类号: | D04B35/34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薛纪表 |
地址: | 3145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针织机 自动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针织机用自动剪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机架,所述底座的上方通过所述机架设置有针织机,所述底座、所述针织机以及所述机架之间均为螺接固定,所述针织机上固设有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智能自动化的控制剪线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对剪线装置的精度控制,主体上的两个分叉杆分别与“L”形剪刀片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两个剪刀片的转折处带有孔,两个剪刀片的孔穿过一个销轴转动连接,该销轴落在“U”形槽的空隙处,这样不会妨碍“U”形槽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工人手动剪线,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针织机用自动剪线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机:编织“针织物”的机器。1589年英国牧师威廉·李(William Lee)发明了第一台手摇针织机。19世纪70年代随着电动机的发明,手摇针织机进而被高速运转的电动针织机所取代,针织机的分类:按工艺类别:纬编机、经编机,按针床数分:单针床针织机、双针床针织机,按针床形式分:平型针织机、圆形针织机。
在针织过程中需要将纱线剪断,目前国内许多仍采用人工用剪刀将其剪断,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生产厂家来讲,用人的人工成本较高,浪费工时与能源,不能实现其智能自动化的剪线。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针织机用自动剪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针织机用自动剪线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工人手动剪线,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针织机用自动剪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机架,所述底座的上方通过所述机架设置有针织机,所述底座、所述针织机以及所述机架之间均为螺接固定,所述针织机上固设有控制机构,所述针织机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设有安装座,所述针织机的内侧通过所述安装座固设有剪线机构,所述剪线机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剪线杆,所述剪线杆与所述连杆之间铰接有分叉杆,所述分叉杆的内侧底端铰接有两个呈“V”型结构分布的剪刀片。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集线盒。
优选的,所述连杆、所述剪线杆、所述分叉杆以及所述剪刀片之间均通过轴销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机架呈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针织机的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四个拐角处均对称分布有移动滚轮,所述移动滚轮与所述底座螺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移动滚轮为万向轮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智能自动化的控制剪线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对剪线装置的精度控制,主体上的两个分叉杆分别与“L”形剪刀片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两个剪刀片的转折处带有孔,两个剪刀片的孔穿过一个销轴转动连接,该销轴落在“U”形槽的空隙处,这样不会妨碍“U”形槽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工人手动剪线,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另一个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剪线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鸿企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鸿企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94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笔记本的指纹锁
- 下一篇:一种建筑给排水防堵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