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不锈钢城轨车车体端墙打孔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95884.7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4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韩鹏程;王萌;陈卓;陈岩;王凡;李希勇;高昆;李振伯;刘胜发;王会武;王然;刘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车唐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B41/00;B23Q3/06;B23B39/12;B23K9/173;B23K9/3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张峻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不锈 钢城 车车 体端墙 打孔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不锈钢城轨车车体端墙打孔的工装,包括主体框架、滑动框架和承托架,以及打孔辅助件定位样板、辅助样板和支撑工装。该种用于不锈钢城轨车车体端墙打孔的工装,开孔定位精准,产品一致性高,质量稳定;对不锈钢拉丝墙板不造成任何损伤,保证产品外观质量;对整体端墙平面度未造成影响,保证产品符合业主要求;操作简便,只需简单培训即可应用上述工装,配合摇臂钻床进行打孔作业;相对于整体机加工,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不锈钢城轨车车体端墙打孔的工装。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加工过程中,蹬车梯结构在碳钢材质轨道车辆中多采用螺栓连接,蹬车梯连接方式为弧焊连接,墙体内侧为角焊缝,墙板侧为对接焊缝。每个带蹬车梯端墙共有14个蹬车梯,共开28个孔,且对孔径、圆孔相对位置要求极高;为保证连接强度、增加结构刚度、减小墙板变形,在开孔位置墙体内侧增加4mm补强板;
依据现有技术设计工艺方案有两种方案:
一、端墙的开孔方式为端墙整体机加工开孔。此方案能够完全满足尺寸精度要求,但是对设备、生产场地、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要求比较高,设备的日常维护成本也较高。同时加工设备投入后,利用率极低,生产资源的浪费非常大。另一方面,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周期较长,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项目推进的要求。
二、在端墙各零部件制造过程中,预先加工出圆孔,然后正常装配组焊。此方案几乎无成本的增加,但是由于城轨车端墙属于焊接结构,生产过程要经过零件开孔、小部件焊接等6道组焊工序,每道工序均有不同程度的焊接变形,从而导致最终开孔位置的尺寸精度无法保证,各零部件开孔之间的同心精度也无法保证。所以此方案不适用以手工焊接作业为主的轨道车辆车体制造过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不锈钢城轨车车体端墙打孔的工装,在仅使用一台摇臂钻床的情况下完成整个端墙打孔作业,保证打孔的装配精度,且对不锈钢拉丝墙板不造成任何损伤,保证产品外观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不锈钢城轨车车体端墙打孔的工装,包括主体框架、滑动框架和承托架,所述主体框架为立体架构,所述滑动框架承载于主体框架之上,所述承托架承载于滑动框架上;
所述滑动框架沿主体框架呈直线滑动,所述滑动框架与主体框架之间设有滑动止挡,所述滑动框架上设有若干定位柱,若干所述定位柱相对于滑动框架的对称面呈对称设置,所述承托架的底部设有若干同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槽;
所述承托架的顶部设有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端墙待打孔位置处的底部形状相匹配,所述承托架的相邻两侧边处设有若干端墙入胎辅助用定位板,所述承托架相对的两侧边处设有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框架的底部设有若干滑块,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两侧设有平行的滑轨,所述滑块沿滑轨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框架的侧边处固定装配有若干端墙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包括顶杆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从滑动框架的侧边处弯折延伸至滑动框架的上方,所述顶杆竖直旋于支撑杆的端部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止挡为竖直旋于滑动框架螺纹孔内的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位于滑轨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设有若干调节脚杯,所述调节脚杯竖直旋于主体框架支脚旁所固设的支撑板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样板,所述定位样板为条状平板,其两端分别设有画线孔和第一定位孔,所述画线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画线孔包括通孔以及均布于通孔外周的四个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与其内周的通孔同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车唐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车唐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958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宏观经济学专业宣教用展示板
- 下一篇:人脸识别体温监测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