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脱氮除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96897.6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2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种;仝辉;张隽;袁香;戴美新;沈岗;徐建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道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401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脱氮除钙装置,包括反应区、分离区,所述反应区包括两节以上的反应区段,所述反应区段首尾相连形成环形流反应池,所述反应区段包括第一厌氧段、一段以上的缺氧段,所述第一厌氧段、缺氧段依次连接,所述缺氧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段B和缺氧段A;所述分离区分为物化刮泥区和生化刮泥区,所述分离区的进水侧依次设置有污泥斗,所述分离区的出水侧依次设置有浮渣槽、集水槽;本实用新型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同时脱氮除钙,分离物化污泥和生化污泥,去除效率高,工艺自动化控制程度高,操作简单,安装方便,运行成熟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金属酸洗废水、光伏电池含氟废水等工业废水脱氮除钙的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属于废水处理工程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酸洗废水、光伏电池含氟废水等工业废水基本上都会用到石灰沉淀法来中和酸性或沉淀污染物而调节pH至碱性,尤其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行业,混合废水污染物主要是氢氟酸、氟硅酸、硝酸等,一般废水含氟在2000mg/L左右,总氮浓度在600mg/L左右,通常采用两级混凝反应沉淀以去除F离子。除氟药剂就是石灰和氯化钙,而硝酸盐氮污染物则采用缺氧反硝化工艺。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以石灰沉淀法为主的工艺方法,为了达到金属离子或F离子指标达标排放,Ca离子往往投加过量,增加了废水中Ca的污染,除氟出水含钙浓度可达到400-600mg/L,直接影响后续生化脱氮工艺的效果,也会增加后续中水回用系统的投资和处理成本。
目前,低浓度钙离子的脱除方法常用的是水质软化工艺,如纳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而高浓度钙离子大多采用的是化学沉淀法,也有少部分使用石英砂过滤吸附法。化学沉淀法需要添加化学药剂,而过滤吸附法通常适合的处理规模较小,一般为了延长反应时间会使过滤分离设备加高,往往导致室内安装困难,且要定期更换过滤材料,内部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难,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二次污染。所以,目前需要一套简单经济的工艺装置与方法来长期稳定的处理含氮高钙废水。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水脱氮除钙装置,无需额外添加化学药剂,且分离含钙污泥和生化污泥,克服常规工艺缺陷,解决工业废水同时脱氮除钙的相互限制,可以长期稳定运行的组合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水脱氮除钙装置,包括反应区、分离区,其中:
所述反应区包括两节以上的反应区段,所述反应区段首尾相连形成环形流反应池,所述所述反应区段包括第一厌氧段、一段以上的缺氧段,所述第一厌氧段、缺氧段依次连接,所述缺氧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段B和缺氧段A。所述环形流反应池的廊道内设有潜水推流器,所述缺氧段A、缺氧段B内部均设置有曝气器,第一厌氧段为弧形廊道。
所述分离区分为物化刮泥区和生化刮泥区,所述分离区的进水侧依次设置有污泥斗,所述分离区的出水侧依次设置有浮渣槽、集水槽。所述分离区上设置有刮泥机导轨和刮泥机,所述刮泥机导轨固定安装在分离区上,所述刮泥机安装在刮泥机导轨上,且所述刮泥机沿刮泥机导轨移动。所述刮泥机下端设有刮泥板,上端设有刮渣板。
所述反应区通过反应区出水管路与分离区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污泥回流系统,所述污泥回流系统包括排泥泵/回流泵、污泥排泥管路、污泥回流管路、污泥转移槽,所述排泥泵/回流泵的进口通过管路与污泥斗出口连接,所述排泥泵/回流泵的出口分别与污泥排泥管路的进口、污泥回流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污泥排泥管路的出口与污泥转移槽进口连接,所述污泥回流管路的出口分别连接在缺氧段A上。
优选的:所述反应区内水流速度在0.4-0.6m/s。
优选的:所述缺氧段A、缺氧段B的曝气器的脉冲搅拌强度比在1: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道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道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96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式预热腔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机基座生产的抛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