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外科用持针钳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1317.8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7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窦宁;谭晶晶;何晨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A61B17/28;A61B9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0008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外科 用持针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外科用持针钳,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持柱,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前壁和内后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套设有半齿齿轮,所述半齿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和连接块的相对面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套接有蝶形螺栓。该血管外科用持针钳,通过设置正反转马达、主动齿轮、半齿齿轮、转动块和连接块,便于医生按压开关控制正反转马达转动,使主动齿轮带动半齿齿轮转动,并带动转动块转动,使两个夹紧块将针夹紧或松开,电动的控制方式不需要医生按压持针钳,使医生缝针更加的轻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管外科用持针钳。
背景技术
持针钳即为持针器,为临床医学、外科手术学操作中的一种手术器械。持针钳主要用于夹持缝针缝合各种组织,有时也用于器械打结。
目前在对患者进行血管缝针时,医生需要始终手按着持针钳的两个把手,导致医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手部长时间保持按压和松开姿势,手部很容易酸胀。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血管外科用持针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外科用持针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管外科用持针钳,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持柱,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前壁和内后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套设有半齿齿轮,所述半齿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和连接块的相对面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套接有蝶形螺栓,两个所述蝶形螺栓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夹紧块,且两个夹紧块的相向面分别与转动块和连接块的侧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马达盒,所述马达盒的内前壁固定连接有正反转马达,所述正反转马达的输出端贯穿马达盒的内前壁并延伸至固定块凹槽的内前壁,所述正反转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和半齿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手持柱的顶端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手持柱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盖。
优选的,所述手持柱的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固定块的正面设置有照明灯,且开关、照明灯和正反转马达均与电池耦合。
优选的,两个所述夹紧块的相对面均开设有齿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转动块、连接块、夹紧块和蝶形螺栓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管外科用持针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血管外科用持针钳,通过设置正反转马达、主动齿轮、半齿齿轮、转动块和连接块,便于医生按压开关控制正反转马达转动,使主动齿轮带动半齿齿轮转动,并带动转动块转动,使两个夹紧块将针夹紧或松开,电动的控制方式不需要医生按压持针钳,使医生缝针更加的轻松。
2.该血管外科用持针钳,通过设置蝶形螺栓和夹紧块,便于调节两个夹紧块的角度,并拧紧蝶形螺栓固定,从而能够调整缝针的角度,使角度刁钻位置的血管缝针更加方便,通过设置照明灯,方便在医生对血管进行缝针的时候提供照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块、2手持柱、3连接块、4转动轴、5半齿齿轮、6转动块、7蝶形螺栓、8夹紧块、9马达盒、10正反转马达、11主动齿轮、12电池、13固定盖、14开关、15照明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1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镀膜用升华炉
- 下一篇:一种紫外草地贪夜蛾诱捕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