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乘用车进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2002.5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夏勇;董非;林大益;顾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16L11/08;F16L11/12;F16L11/24;F16L59/075;F16L59/02;F16L59/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嘉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8 | 代理人: | 张华伟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乘用车进 气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乘用车进气管,涉及汽车进气系统领域,该新型乘用车进气管,包括进气管本体,所述进气管本体的两端均为接口,所述进气管本体外壁上对应两端接口中间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与进气管本体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所述进气管本体表面缠绕包裹有隔热带,所述隔热带与进气管本体之间通过加强筋间隔,所述隔热带、进气管本体和加强筋之间形成保温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筋和隔热带,加强筋位置处可增加进气管本体壁厚,隔热带内侧、进气管本体外壁和加强筋之间形成保温腔,且隔热带本身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通过三个方面不同程度提高隔热效果,解决了提高进气管隔热性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乘用车进气管。
背景技术
乘用车进气管是汽车进气系统的管道,进气管作为空气通道用于向进气系统排入空气,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发动机舱内温度升高,从而使得进气管温度升高,进气管内空气受热会膨胀,由于温度对单位体积内的气体重量有很大影响,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温度越低,气缸就可容纳更多的空气,以产生更大的燃烧效率。
因此,需要对进气管隔热性能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乘用车进气管,解决了提高进气管隔热性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乘用车进气管,包括进气管本体,所述进气管本体的两端均为接口,所述进气管本体外壁上对应两端接口中间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与进气管本体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所述进气管本体表面缠绕包裹有隔热带,所述隔热带与进气管本体之间通过加强筋间隔,所述隔热带、进气管本体和加强筋之间形成保温腔。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由若干个环形加强筋条和若干个柱形加强筋条组成,若干个所述环形加强筋条沿进气管本体长度延伸方向固定套设在进气管本体的周面上,若干个所述柱形加强筋条分别分布在相邻两个环形加强筋条之间,且相邻两个环形加强筋条分别固定连接柱形加强筋条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隔热带的内侧贴附在环形加强筋条的周面上并由若干个环形加强筋条支撑形成保温腔。
优选的,所述隔热带的内侧通过胶液与环形加强筋条粘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带由锡箔和海绵条组成,所述锡箔包裹在海绵条外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乘用车进气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筋和隔热带,加强筋用于加固和加强进气管本体的整体强度,加强筋位置处可增加进气管本体壁厚,即可达到隔热的效果,隔热带包裹在进气管本体的加强筋表面,隔热带内侧、进气管本体外壁和加强筋之间形成保温腔,即可进一步达到隔热的效果,且隔热带本身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通过锡箔和海绵条隔热,且海绵条之间架空,即可减少热量传导,解决了提高进气管隔热性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热带内侧进气管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本体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本体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热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本体;2、加强筋;201、环形加强筋条;202、柱形加强筋条;3、隔热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博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2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