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大黑木耳刺孔机器刀轮压力的刀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2142.2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8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于恩成;于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千禾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55 | 分类号: | A01G18/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大 黑木耳 机器 压力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大黑木耳刺孔机器刀轮压力的刀轮组件,包括刀轮支架,刀轮支架的底端通过轴销安装在铰接块上,所述刀轮支架的中央通过对锁螺丝安装刀轮,所述刀轮支架远离铰接块的一端开设的圆孔内插入螺栓,所述螺栓上穿有压簧,压簧的外侧设有旋在螺栓上的螺帽A和螺帽B。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使用过程中刀轮不会横向移位,刺孔效果好,解决了刀轮横向移位、刺孔深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木耳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大黑木耳刺孔机器刀轮压力的刀轮组件。
背景技术
黑木耳菌棒,是指把木屑及其它营养物质混装在专用的塑料袋里,再经灭菌、接菌、养菌等过程培养出来的含有大量黑木耳菌丝的圆柱体;在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用手动或电动刺孔机器,把菌棒表面刺出数量不等、形状不同的孔;现在市场销售使用的刺孔机器的刀轮组件结构,基本上都是压簧位于在刀轮和活动轴心之间;在对菌棒刺孔使用过程中,尤其配套在电动机刺孔机器上使用,普遍存在刀轮横向移位、刺孔深度不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大黑木耳刺孔机器刀轮压力的刀轮组件,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使用过程中刀轮不会横向移位,刺孔效果好,解决了刀轮横向移位、刺孔深度不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大黑木耳刺孔机器刀轮压力的刀轮组件,包括刀轮支架,刀轮支架的一端通过轴销安装在铰接块上,所述刀轮支架的中央通过对锁螺丝安装刀轮,所述刀轮支架远离铰接块的一端开设的圆孔内插入螺栓,所述螺栓上穿有压簧,压簧横跨刀轮设置在刀轮支架的另一端,压簧的外侧设有旋在螺栓上的螺帽A和螺帽B。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块固定安装在配套的刺孔机圆筒的平面弧状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固定安装在配套的刺孔机圆筒圆柱面上的长条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穿出刺孔机圆筒外的一端旋接螺帽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拧动螺帽A可以调整压簧的弹性,进而调整刀轮的压力,压簧对刀轮的压力加大;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使用过程中刀轮不会横向移位,刺孔效果好,解决了刀轮横向移位、刺孔深度不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轮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轮组件与刺孔机器配套圆筒安装示意图。
图中:1、刀轮支架;2、刀轮;3、对锁螺丝;4、铰接块;5、轴销;6、螺栓;7、螺帽B;8、螺帽A;9、压簧;11、刺孔机圆筒;12、长条孔;13、螺帽C;14、平面弧状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2,一种加大黑木耳刺孔机器刀轮压力的刀轮组件,包括刀轮支架1,刀轮支架1的一端通过轴销5安装在铰接块4上,刀轮支架1与铰接块4之间为活动的,在螺帽A8进行调节时,便于刀轮支架1可以产生一个倾角,刀轮支架1的中央通过对锁螺丝3安装刀轮2,刀轮2对黑木耳进行刺孔,刀轮支架1远离铰接块4的一端开设的圆孔内插入螺栓6,螺栓6上穿有压簧9,压簧9横跨刀轮2设置在刀轮支架1的另一端,压簧9的外侧设有旋在螺栓6上的螺帽A8和螺帽B7,由于压簧9跨过刀轮2设置在刀轮支架1的另一端,与轴销5的力臂加长,压簧9对刀轮2的压力加大;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使用过程中刀轮2不会横向移位;刺孔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千禾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千禾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2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棉码垛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质地板加工用喷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