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钎焊复合盘管的板翅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3080.7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5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明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6;F28F3/08;F28F9/013;F28F9/02;F28F9/22;F28F9/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徐丹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钎焊 复合 板翅式 换热器 | ||
一种钎焊复合盘管的板翅式换热器,包括一板束体(1),该板束体(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层通道单元交替叠加组成,其特征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层通道单元中至少有一种是盘管层通道单元(11),该盘管层通道单元(11)包括第一夹板(111)、第二夹板(112)以及设于第一夹板(111)和第二夹板(112)之间的盘管(113);所述第一夹板(111)和第二夹板(112)上对应于盘管(113)开设有凹槽,所述盘管(113)容纳于第一夹板(111)和第二夹板(112)凹槽内;整体钎焊成型后盘管层通道单元(11)的第一夹板(111)、第二夹板(112)及盘管(113)成为一个整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翅式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钎焊复合盘管的板翅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以翅片为传热元件的高效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换热通道数量可扩展、适应性大、重量轻等特点,因此,在气—气、气—液及液—液两股及以上的换热设备中应用广泛,目前通常应用于空分设备领域。
现有技术,可参见技术标准《NB/T 47006—2019铝制板翅式换热器》,标准的板翅式换热器都由板束体、封头、接管及支座等附件组成,板束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层通道单元交替叠加整体钎焊构成。以两种层通道单元举例,第一种层通道单元和第二种层通道单元,均由翅片、导流片、封条及隔板组成,两个层通道单元的不同方位的周向侧边上引出本单元的流体进出口,然后在板束体侧部上沿厚度方向焊接上封头对同种的通道单元的流体进出口加以包容,在封头上再焊接上各自的接管作为总进口和出口,即组成为一个换热器。
但现有的板翅式换热器,由于其通道由铝质翅片构成,铝材在60℃以上时其强度明显降低,并且也不耐腐蚀,故现有板翅式换热器不耐压、不耐高温,不耐腐蚀,也易堵塞,最多能承受15Mpa,其使用场合受限。故,现市面上针对高压、高温或腐蚀性流体的情况下仍仅能采用造价高、传热效率差得多的盘管式换热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钎焊复合盘管的板翅式换热器,在具有原板翅式换热器的高换热效率优势的基础上,使其适用于高压、高温或腐蚀性流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钎焊复合盘管的板翅式换热器,包括一整体钎焊成型的板束体,该板束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层通道单元交替叠加组成,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层通道单元中至少有一种是盘管层通道单元,该盘管层通道单元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设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盘管;所述盘管为一根或多根管体在一平面上盘绕布置构成;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对应于盘管开设有凹槽,所述盘管容纳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凹槽内;
在整体钎焊成型前,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设有钎焊箔,以此整体钎焊成型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钎焊连接,使盘管层通道单元的第一夹板(111)、第二夹板及盘管成为一个整体。
上述方案中,在整体钎焊成型前,在第一夹板和盘管间隔设有第一钎焊箔,盘管和第二夹板间隔设有第二钎焊箔,且第一钎焊箔和第二钎焊箔均为整片状的片材,且盘管为能够钎焊的材质或盘管表面进行了镀层处理,以此整体钎焊成型后第一夹板的凹槽槽壁与盘管之间、第二夹板的凹槽槽壁与盘管之间以及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均钎焊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盘管为S形盘管,该S形盘管由管体在一平面上呈S形盘绕构成,S形盘管具体由多个直管段和多个弯头段组成,所述第一夹板的凹槽为对应于S形盘管的各直管段开设的直槽,所述第二夹板的凹槽也为对应于S形盘管的各直管段开设的直槽,所述S形盘管的弯头段外露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侧边之外。
上述方案中,所述盘管为单独一根管体在一平面上盘绕构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盘管为多根并列倚靠的管体在一平面上盘绕构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由铝型材加工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明,未经李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3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结构物形变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肿瘤药理实验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