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送电线路施工用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5259.6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8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哲;邹丹丹;李颖;刘军;胡永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沛哲 |
主分类号: | B65H49/30 | 分类号: | B65H49/30;B65H75/14;B65H7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送电 线路 施工 放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电线路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互相对称通过螺丝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焊接有第二套筒和两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通过万向轮、第一弹簧和底板等结构的搭配设置,使得本装置便于移动,且对于第一支撑柱和辊体等结构具有支撑和减震的作用,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因震动而受到损坏,通过辊体和支撑杆等结构的搭配设置便于进行放线工作,通过环体、第二弹簧和弧形杆等结构的搭配设置可以将线缆进行夹持,且可以自适应不同直径规格的线缆,防止线缆自动收缩,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电线路施工放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送电线路施工用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线路施工是指输电线路建设的施工工程。线路施工主要包括挖坑、立杆、放线、导线连接、紧线、做拉线等施工步骤,目前,在放线阶段通常都是使用放线架,通过放线架上放线筒上转动来实现缆线的放送,现有技术中,在停止放线后,放线筒上的线缆由于自身张紧力会自动发生往回收缩状况,从而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不便于人们的使用。且现有的送电线路施工用放线装置大多使用车载,在工地施工时每次移动都需要车辆带动,浪费汽车能源,且车辆在停放时占地面积较大,时常会影响交通,而放线架本身移动不便,使得放线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不便;
中国公开授权发明:CN209853465U公开了一种送电线路施工用放线装置,该装置通过设有的放线架和放线筒以及套接在放线筒上的转轴,将放线筒和转轴安装在放线架上,在使用时,使放线筒上线缆的一端从通孔内穿过,再通过设有的通槽,当线缆移动时,能够使线缆带动转块转动,进而能够使线缆能够顺利地放线,当停止放线时,通过扭力弹簧的拉力能够使转块返回原位,并使转块的侧壁与线缆相抵设置,当线缆自动往回收缩时,通过摩擦力能够使转块转动一定的角度,同时通过通槽,能够限定转块的转动角度,且转块转动能够对线缆造成挤压,从而能够防止线缆的自动收缩,但是该装置缺乏移动装置,使得该装置在具体施工时存在不便,为此,提出一种送电线路施工用放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电线路施工用放线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送电线路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互相对称通过螺丝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焊接有第二套筒和两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辊体和两个锥体,所述锥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底端贯穿所述锥体的内侧壁,所述辊体的外侧壁绕设有线缆,所述第二套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焊接有环体,所述环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环体内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杆,三个所述弧形杆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线缆的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底端贯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铰接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壁卡接,所述卡套的底部位于所述凹槽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相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沛哲,未经李沛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5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砂带机
- 下一篇:一种大豆渣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