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热炉生产产品的包装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7127.7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7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德耀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B65B63/00;C22B4/08;F27B14/08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 | 赵振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热炉 生产 产品 包装 余热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热炉生产产品的包装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矿热炉,矿热炉的一侧设有出料口,在出料口处设置有连铸机,连铸机的一端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在连铸机的另一端设有破碎机,连铸机的另一端位于破碎机上部设置的进料口的正上方,破碎机经余热交换室后与包装机连接,余热交换室设置有惰性气体进口和余热出口。将成型后的固态铁合金进行破碎和包装,便于储存和运输,同时在破碎后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热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热炉生产产品的包装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矿热炉是冶炼铁合金的矿石还原炉,用这种装置冶炼的铁合金品种主要有硅铁、硅钙合金、硅锰合金、硅铬合金等。矿热炉冶炼铁合金的基本流程是:将混合好的炉料装入炉内,将电极埋在炉料中,依靠电弧和电流通过炉料产生的电阻热进行加热和熔化,最终在炉体内形成液态铁合金,液态铁合金从炉体的出料口流出口,经连铸摸具成型,而后成型的铁合金被运输到相关地方。
刚从连铸磨具中脱离的铁合金具有较高的热量,目前需要降温后运输,这个过程存在能源损失,另外散装运输存在很多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热炉生产产品的包装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一种矿热炉生产产品的包装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矿热炉,所述矿热炉的一侧设有出料口,在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连铸机,所述连铸机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料口的正下方,在所述连铸机的另一端设有破碎机,所述连铸机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破碎机上部设置的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破碎机经余热交换室后与包装机连接,所述余热交换室设置有惰性气体进口和余热出口。
进一步为:所述余热出口外接有热发电机。
进一步为:所述惰性气体进口外接有惰性气体储气罐,所述惰性气体储气罐经供气泵与所述惰性气体进口相通,所述热发电机经单向阀后惰性气体储气罐相通。
进一步为:包括石灰窑,所述石灰窑的出料口与所述矿热炉的进料口相通,所述石灰窑的废气出口经过滤器后与所述惰性气体进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成型后的固态铁合金进行破碎和包装,便于储存和运输,同时在破碎后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第一实施例:一种矿热炉生产产品的包装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矿热炉,所述矿热炉的一侧设有出料口,在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连铸机,所述连铸机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料口的正下方,在所述连铸机的另一端设有破碎机,所述连铸机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破碎机上部设置的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破碎机通过传送带与余热交换室连接;所述余热交换室通过传送带与包装机连接,所述余热交换室设置有惰性气体进口和余热出口。
其中,所述余热出口外接有热发电机;所述惰性气体进口外接有惰性气体储气罐,所述惰性气体储气罐经供气泵与所述惰性气体进口相通,所述热发电机经单向阀后惰性气体储气罐相通,所述惰性气体储气罐内储存有二氧化碳或者为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德耀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德耀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7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