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叶型可轴向变化容积的吸排装置及其变速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8382.3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8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章睿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德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44 | 分类号: | F04C2/344;F04C14/18;F16H4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叶型可 轴向 变化 容积 装置 及其 变速 驱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叶型可轴向变化容积的吸排装置及其变速驱动系统,主要是在一叶轮式吸排装置的内部,以一多叶片转子为中心与一固定壁件、一可移动叶室套及一可移动壁件,共同组合成一可沿该多叶片转子轴向变化叶室容积的多偏位叶室区叶室体,并让该吸排装置的吸入与排出的流体总量趋近相等,且用至少两具该吸排装置相联通,组合成具有主、被动驱动的封闭回路系统,并基于驱动力与负载阻力会自动达到力的平衡,及吸排装置的叶室容积与转速成反比的关系,使得主、被动吸排装置间的转速为最佳驱动比例,进而做到最优化的无段自动变速驱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叶型可轴向变化容积的吸排装置及其组成的变速驱动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可轴向改变叶室容积的多叶片叶轮式流体吸排装置,以及应用该多个吸排装置所组构成的变速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应用叶轮型态及活塞型态的吸排装置(泵),产生可变流量的流体的输入或输出,以便使用在民生或不同产业机械,已属现有技艺。例如,中国台湾的新型申请第81210979号「可变排量轮叶泵浦偏心环的形状改良」及发明申请第81108624号「可变容量活塞式泵」等专利案,即分别为该两典型的可实施案例。
另外,中国台湾的发明申请第97146784号「2容量帮浦」专利案又揭示了一种泵本体,其组合了活塞、容量可变机构、容量切换阀和电信控制器等部分,再应用压力补偿阀作动一轭块,配合该轭块的压动面与泵轴的垂直关系形成不相同的倾斜角,以达到改变活塞每单次行程的流体吸排量,进而相对改变该泵每单次旋转的流体吸排量的技术。
在中国台湾发明申请第100109749号「可变速度的液压帮浦装置和方法」专利案中,揭示了一种由第一泵和第二泵分别连接于固定转速的第一马达及可变速的第二马达,再配合一速度控制阀来控制该两泵间的流体的吸排流量,该速度控制阀经由一导件驱动一线轴改变位置,以增加或减少第一泵传递到第二泵的流体量,致使第二泵的转速改变,相对增加或减少第二马达的速度的技术。
因此就如熟习此技艺的人所知悉的,泵装置的吸排量是可以利用其内部空间的径向尺寸或通过外部控制机构加以影响的。但是,应用上如果需要制造不同吸入/排出量的吸排装置时,由于设计口径的不同,常造成前后产品可共用的零组件的比例太低,造成在生产不同规格泵装置前,尚需耗费长时间对新规格零组件进行重新设计重行开模制造;而在放大或缩小上述零组件的尺寸时,其间的相对应组合关系、精密度需求程度等课题又须重行考虑,生产所需耗费的生产时程将大幅增长,直接提高了产品开发及制造成本。
因此,有关传统的泵或流体吸排装置的结构和应用技艺方面,若能具备有随机变化吸排容积的机能,并使零组件间的径向规格趋于一致,以提高各不相同额定吸排量的产品间的零组件共用性,即可在改变生产不同吸排量的吸排装置前,大幅缩短备料时程和降低生产成本。本案发明人又发现,若能进一步善用所述吸排装置可变化容积的特性,且将的组构成主被动系统时,即能自然地应用主动系统驱动力与被动系统负载阻力两者,在运转作用中会自动达到平衡的条件,使得主动系统和被动系统可凭借吸排容量及转速成反比的作动原则,产生自动调整主被动系统之间变速比的驱动功能该多个流体吸排装置的可应用范围将更为广泛;而且,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资料中,明显尚未被具体揭示及/或提出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德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德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8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用原发性痛经治疗工具
- 下一篇:一种易于固定的一次性输液器钢针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