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物体外附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9457.X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0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孙祖越;姜娟;潘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郭迎侠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体外 附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物体外附载装置,其包括:基体,其内具有至少两条分别贯通基体的通路;第一导流管,其连接于基体上,并与通路的一端连通,用于向通路内引入流体;第二导流管,其连接于基体上,并与通路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将通路内的流体引出;表面增强拉曼衬底,其设于其中一条通路的内壁上,以使流体中的目标成分附着于表面增强拉曼衬底的表面;基体对应表面增强拉曼衬底处形成透明窗口,以使拉曼光谱激光光束能够透过透明窗口检测表面增强拉曼衬底上附着的目标成分。本实用新型对胆汁液体保留性好,对肝肠循环影响小,同时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对胆汁内药物目标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实现高效的胆汁采样检测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物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用于快速检测肝肠循环胆汁中药物目标成分的动物体外附载装置。
背景技术
胆汁排泄是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物肾外排泄最主要的一种途径,分子量 300以上并有极性基团的药物和代谢物主要从肝分泌进入胆汁排泄。此外,某些药物如已烯雌酚、消炎痛、氯霉素、红霉素、吗啡等均可形成肝肠循环,这类药物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汁,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和重吸收,在药物的迟滞排泄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使某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曲线呈现双吸收峰的特征。
采集动物肝肠循环胆汁的常用方法是通过胆总管插管的方式,将胆汁引至体外进行胆汁的收集,此法不可避免地会对动物体正常胆汁肝肠循环造成破坏,导致胆汁及其所含药物的流失。陈耿等研究者对胆汁收集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在空肠上段行造瘘术使胆汁能回流体内,需要时再拔下连接装置采集胆汁,但多次插拔连接装置易造成胆汁外溢和管路脱落。该行空肠造瘘术对动物影响较大,需限制动物活动,同时回流端的硅胶管口在肠道内,容易因食糜返流而堵塞管口,不能实现较长时间的药物监测。
美国Instech公司在上述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其采集血液的双通道血管马甲系统可用于保持胆汁肝肠循环及采集胆汁,在需长期大量采集时可通过补液方式弥补因胆汁采集而造成的体液流失,但动物体内的药物仍会随胆汁的采集而流失。该系统售价较为昂贵,且由于其体外采集管道较长,需要动物胆汁的量较多,不适用于幼年大鼠等体型较小的动物。采集胆汁后通常利用色谱质谱方法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这种方法虽然成熟可靠,但存在分析时间长、仪器操作复杂等问题,胆汁中的目标药物成分需经提取-纯化-富集等一系列的复杂制样步骤后,方能进行仪器检测。此外,胆汁离开动物体后极易变质,药物目标成分(特别是不稳定的代谢物成分)在样品处理过程中易降解损失,给药物目标成分的准确分析和评价造成了很多困难。
此外,研究显示,如将胆汁引出体外用于检测,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将显著缩短,从而影响药效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综上,药物在肝肠循环胆汁中存在复杂的代谢过程和吸收特征,现有的采样及检测技术均无法满足实时原位监测胆汁中药物成分变化的研究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胆汁液体保留性好、肝肠循环影响小,且可能够用于快速检测动物胆汁中目标药物浓度的动物体外附载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物体外附载装置,其包括:
基体,其内具有至少两条分别贯通所述基体的通路;
第一导流管,其连接于所述基体上,并与所述至少两条通路的一端连通,用于向所述至少两条通路内引入流体;
第二导流管,其连接于所述基体上,并与所述至少两条通路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将所述至少两条通路内的流体引出;
表面增强拉曼衬底,其设于其中一条所述通路的至少一处局部内壁上,以使流经该通路的流体中的目标成分附着于所述表面增强拉曼衬底;所述基体至少对应所述表面增强拉曼衬底处形成透明窗口,以使拉曼光谱激光光束能够透过所述透明窗口检测所述表面增强拉曼衬底上附着的目标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未经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94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滤芯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