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2247.6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2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璐;贺美燕;蒋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A61H15/00;A61H39/04 |
代理公司: | 衡水铭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4 | 代理人: | 陈雷 |
地址: | 42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下肢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椅,所述训练椅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训练装置,所述训练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装置,通过训练装置和扶手的配合设置,使用时患者脚踩脚踏槽手扶扶手,进而通过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前后转动,从而起到了锻炼患者下肢肌肉的作用,通过按摩球的设置,使用时患者脚踩按摩球进行运动,从而起到了按摩患者脚底穴位的效果,通过防护装置的设置,使用时通过滑槽板和支撑杆将第一防护环和第二防护环对接护住患者的腰部,进而通过固定杆插入固定孔进行固定,从而起到了对患者进行防护,有效避免的患者跌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疾病种类有脊髓、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性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头痛,变性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
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对病人起到防护的作用,而且训练的程度单一,不能够帮助病人全程恢复,同时缺少按摩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训练椅,所述训练椅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训练装置,所述训练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装置。
可选的,所述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表面开设有脚踏槽,所述脚踏槽的内底壁设置有按摩球,所述踏板的一端通过轴承座活动链接有第二转杆。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扶手。
可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滑槽板,所述滑槽板的内底壁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环。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护环的一侧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杆通过插槽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环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插接有固定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训练装置和扶手的配合设置,使用时患者脚踩脚踏槽手扶扶手,进而通过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前后转动,从而起到了锻炼患者下肢肌肉的作用,通过按摩球的设置,使用时患者脚踩按摩球进行运动,从而起到了按摩患者脚底穴位的效果,通过防护装置的设置,使用时通过滑槽板和支撑杆将第一防护环和第二防护环对接护住患者的腰部,进而通过固定杆插入固定孔进行固定,从而起到了对患者进行防护,有效避免的患者跌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训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三A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2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防滑透气鞋底
- 下一篇:一种工程机械液压油缸呼吸阀用滤芯